第144部分(第3/4 頁)
,前頭人群才漸漸散了。
眼看照壁下頭空了出來,周茂陸爍兩人才停止交談,一前一後走上前去。
等看到榜單,再聽旁邊留下來的幾個同窗的對前幾名的介紹,陸爍心中惡趣味總算得到了滿足。
枉蔡行霈自忖名門之後、嚴先生高徒,對他屢屢試探甚至散播流言詆譭,這次全關內道一同鄉試,他竟僅得了一個第九命。
而前頭那幾個,還大多是其他地方的寒門子弟或落魄貴族。
恐怕他們父子要氣炸了吧!
笑歸笑,但看到前幾名的地域分佈,不一會兒陸爍面上就又恢復了肅容。
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去年他們一同考試時,蔡行霈的名次算不得差,這次卻掉到第九名去,除了蔡行霈自身的原因外,其他人的實力卻也不容小覷。
僅僅是個鄉試而已,就變化這麼大!
等日後會試時,全國的考生都匯聚到京師,又會是怎麼樣的盛景?
陸爍搖搖頭,簡直不敢想象。
一次揭榜,倒把他心裡的鬥志激發了出來,下定決心,這幾年要在書院中虛心讀書,萬不可懈怠了。
……
袁文林在鄉試這一關榜上有名,自然不會回魏州去,而是繼續留在京師,準備著不久之後的春闈。
陸爍原本以為他是不願意留在京師的,畢竟當初讓他來京師考試時,都是費了姥姥勁的。
誰知年底陸爍回京師時,才知道並不是那個樣的。
袁文林在京師簡直如魚得水。
且不說因他是客,陸昀雖管束他,卻不像袁仲道要求那麼嚴格。
再者,袁氏又久未見他,更是什麼都順著他心意來,可想而知,相比於魏州,這裡簡直就是天堂了。
更為重要的一點,秦師傅眼下還留在陸府,袁文林好武的興趣一直未變,一有閒暇就與秦師傅切磋學習,簡直是樂不思蜀了。
不過好在他雖放飛自我,卻也不是沒有分寸,加之又有陸昀從旁督導,倒也不算過分。
時間過得很快,翻了年,陸爍也滿了十二歲,他沒在京師多呆,就又在羅氏袁氏的唸叨中回了魏州。
隨著他上路回書院,京師這邊,春闈的時間也在漸漸逼近。
一場場大雪逐漸過去,正當春寒料峭之時,全國各地的考生卻早早到了京師,報名,取考牌,歷經了一個隆冬的京師,似乎都在這樣的氛圍熱鬧起來。
考期到,學子們陸陸續續進了彀文書院。
遺憾的是陸爍並沒有在場。
若是他在場,恐怕要感嘆,唐太宗言“天下學子盡在朕彀中”,果真不是虛言。
來參加會試的考生,可真不是一般的多啊!
那一條條長龍,比縣試時都要恐怖得多。
不過看在惠崇帝眼裡,這可不是什麼煩惱的事,歷屆歷代的科舉,數他坐高位時最多,不管怎麼說,這都算得上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好事!
眾考生懷著各自的夢想進了考場,又帶著不一的表情出了考院門。
當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第330章 說梅
如火如荼般舉行了三場九天之後,京師的會試總算在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
正當此時,桃山書院歸鄉的眾學子也陸陸續續從各地趕了過來。
歷經一個冬日,整個書院的人員變動不可謂不大。
從書院裡退學肄業的有,新來的也有,雖說總體數量沒什麼變化,但新面孔卻多了起來。
因變動最大的都在最低等的丁班,而陸爍卻是跟著袁仲道讀書,整個班級裡除了少個衛釗外,基本沒什麼變化,本也無需關注這些。
但誰讓今年新來的學子裡,恰恰有他認識的熟人呢!
這熟人不是別人,正是來自滄州的孫哲。
如今孫哲跟陸爍一樣,身上有著秀才功名。
此番孫哲是帶著衛夫子贈與的信物上山的,衛夫子是書院裡的老資歷了,他親自推薦來的學子,進院讀書自然是暢通無阻的。
孫哲得過衛夫子恩惠,到書院後,自然按照慣例先拜訪了衛夫子一番。
拜訪的時候,衛夫子隨口考校了他幾句,見他應答順暢條理清晰、且觀點獨到見解非凡,頓時驚豔了一把,也不說別的,直接將他收到了自己的班級裡。
一個小地方過來的、名不見經傳的小秀才,居然剛一來就直接進了乙班,這事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