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姜府那晚宴會上的事,知情人極多,但因為這些人都是朝臣以及官家子弟,不知惠崇帝會如何處置,因而倒是不敢輕舉妄動,人人都處於觀望當中,唯恐一個不慎,禍從天降,因為這件事丟了身家性命。
儘管如此,因為有“有心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京師城中漸漸興起了四皇子斷袖的流言。不止如此,連那日開啟門之後,四皇子被幾個大男人壓在身下蹂躪的場景都被傳的惟妙惟肖、十分的不堪。這些流言越傳越烈,到了最後,已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至於這“造謠”之人是誰?幾乎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對四皇子不和的軒德太子。
軒德太子心裡苦啊!
他是當真想這麼做的,那日從許殊均口中得知四皇子有這個毛病之後,他就一直有這麼個打算,只是還沒等他施展手腳,陳皇后就連夜將他叫到了坤德殿,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頓,警告他絕不可再肆意妄為,惹了惠崇帝的厭煩!
軒德太子雖心中不忿,只是陳皇后的話他卻不敢違背,只得暫時放下了這個念頭,誰料正在他失落之時,流言卻悄無聲息的漸漸流傳開來。
軒德太子還沒來得及高興,惠崇帝就直接將他叫到了勤政殿,用了平生以來最為狠厲的態度責罵了他一頓,又免去了他上朝之時旁聽政事的權力。
軒德太子頓時傻眼了!
大齊的每一代太子成年以後,基本上都要跟著在任的皇帝旁聽政事,惠崇帝奪了他這個權力,對他來講,可以說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日後朝臣們會如何看待他這個儲君暫且不提,其他的皇子、尤其四皇子見他這般,那些卑鄙的心思豈不是又要活絡起來?
“滾回去!”惠崇帝氣血上湧,拿起手中的摺子,直接扔到了軒德太子身上。
“回去好好思過,看看你到底蠢在哪裡,想不明白,你就一輩子在太極殿裡待著,別再出來了!”
軒德太子見惠崇帝如此盛怒,吶吶不敢言,他倒是想解釋,卻不知該從何說起,再者,單憑他平日裡與四皇子的關係來看,想必他說什麼,惠崇帝都不會信的,真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軒德太子只得頹喪的回了太極殿,按照惠崇帝的吩咐老老實實禁足思過。
外面依舊流言紛飛。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惠崇帝總算降了旨意,既是對此事有個交代,同時也算是對京師眾人的一個警告,示意流言不可再傳。
旨意共分四份,有賞有罰,分別宣派到了四府。
最出人意料的,要數宣往許府的旨意。
聖旨上言:許殊均不忿四皇子往日的處罰,懷恨在心,設計陷害四皇子,致使起當中出醜,殘害皇子,其罪當誅!因念及許府滿門忠烈,故而責令許府將許殊均除族,且許殊均終身不得入仕。
這旨意一出,當真是驚到了所有人。
知情的官員們吃驚,驚在這背鍋之人京師許殊均,且聖上對那苗藥之事居然提都沒提;不知情的老百姓們則吃驚,驚在惠崇帝的仁慈,按說這殘害皇子的人,便是誅殺三族都不為過,惠崇帝竟就這樣輕輕放過了。
這第二道旨意,是宣往姜府的。
姜府辦事不利,一次賞花宴竟害的四皇子如此,雖說不是主謀,但到底涉獵其中,故而,惠崇帝命姜景華在家思過三月,至於他的職位,則由旁人暫替。
這懲罰可當真是重了!
畢竟,惠崇帝可沒說三月期滿之後,姜景華還能不能回禮部任職,況且,有了官員代替他這職位,再想奪回來,那可就難了。
這第三和第四道旨意,則是分別宣往高府和敬國公府的。
☆、第210章 上報(兩章合一)
宣旨的天使是辰時末才來的。
敬國公府中門大開,正中的庭院裡擺上香案,府裡所有的人,不論老幼、尊卑,俱都下跪迎接,恭恭敬敬的聽候太監宣旨。
來宣旨的是勤政殿的一個老太監,聲音高昂尖利,格外的響亮,以至於守在敬國公府門外的平民百姓們俱都聽了個清楚。
聖旨上的意思很明確,陸爍協同破案有功,特獎勵白銀田畝若干,以茲嘉獎。
陸爍隨同府中之人跪在下首,聽宣旨太監一字一頓的將旨意念完,等太監放下了手中的聖旨,陸爍正要起身去接旨,宣旨太監卻提高了音量,用在場眾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將事情的“經過”大略講了一遍。
太監說這些的時候,陸爍雖在下首跪著,耳朵卻警惕的豎了起來,就聽到府門外時不時傳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