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第2/4 頁)
“這裡有國家嗎?我們要不要去跟他們溝通一下,讓它們跟大漢親近?”
“還是不要了。我們的時間不多,依照原定路線,快點走回去吧!我們的目標,還是人參和新植物動物。我們現在換了一個地方,應該可以找到比較多新的動植物。”
錢汝君說道。
對於在山裡活動,學堂島的學生已經很有心得。現在他們身上又不需要揹著一堆物資,戰鬥能力也就提升很多。
要不是他們對打獵沒有興趣,他們九百個人,就能構成山裡的大災難。
對他們來說,比較嚴重的問題,倒是如何應對夫餘人的問題。
他們怕不適當的行為,會構成外交問題。
錢汝君走這一趟,很容易曝光的。
第五九六章 搶劫不斷
雖然錢汝君的積分已經被清空,但是錢汝君已經不想多呆,而是想,快點回到金麥城,過著舒服的生活。
而且,長安城的中央水塔區發來訊息,皇帝好像又要召喚她。
不過當她心急著想要回家的時候,她沿途所要經過地方的人卻不配合。
夫餘人,是這個地方的土著民族,也成立了一個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在錢汝君看起來非常的鬆散,甚至,應該說是一個部落社會的集合體,很像夏朝時代的國家模式。只是規模比較小。
也因為是這樣子,即使是錢汝君得到他們國王的同意,也沒有辦法讓全國人民配合,何況錢汝君,根本沒有經過該國同意就進來了。
話說回來,這時候也沒有海關有沒有經過同意,根本也沒有人可以知道,因為,根本沒有邊界線可言。只要不走大馬路,基本上任由來去。也沒有護照。
有戶籍制度的,只有大漢。因為大漢要收稅。
至少在錢汝君走的這條路上是沒有邊界線的。
相對於漢人喜歡住在平地,以漁獵衛生的夫餘人喜歡住在丘陵地。
錢汝君到現在,遇到的夫餘人,還真不少。
夫餘國所設立的邊防也不過在既有的道路上,而道路都在平地。
山裡的草木,長的比平地快多了。走出來的路,很快就會不見。
不過,一些大部落還是在平地,他們的耕種模式,不像是普通農耕,而是遊耕。產量比大漢更少了。
其實,後來產量的提高,不完全是耕種技術,有部分還是品種的差別。高產的品種,似乎都在南方。
山裡來山裡去,在他們看起來,山裡也不屬於他們管轄的範圍。他們更沒有造福人民百姓的想法。國王的存在,更像一個大的強盜頭子。
只管理平地,這點跟朝鮮差不多,只有他們用得到的地方才是他們的盤,其餘他們根本管不著,也管不了。
山裡人或者的過程,就是一個血淚和鬥爭史。
其實夫餘國境內住的人並不全部是夫餘人,可能連他們境內的人都不見得能夠彼此溝通,這裡的族群實在太多,錢汝君發現,他們的講話方式有太多種不同的口音和發聲方式。
錢汝君覺得,想要這裡吃得透,估計要語言學天才。
他們跟當地人的衝突,有部分應該是語言不通的結果。
但是大部分時候,他們是二話不說,直接開打的。
至於語言溝通的目的,也像是土匪強盜常說的話,留下買路財,放你透過。
基本上,會跟你講幾句話的人,都算是比較和善了。
錢汝君不知道這些人後來是改變了他們說話生活的方式,還是就這樣子,沒有後代在歷史上消失了。
反正到了二十世紀,沒有聽過這種語言和民族出現。即使是滿清,聽說也是更北方到南方來到。
人類遷移的過程,好像就是從北方不斷南下的過程。最後住在南方的人究竟去了哪裡?越南人,好像是福建武夷山一帶過去的。
曾經在網路上有一個帖子,他是這麼說的,當你能夠活到現在,沒有斷絕血脈,你就是最偉大的贏家。
因為,歷史上斷絕後代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現在活下來的人大部分都只有少數的祖先,甚至,我們有共同的祖先。
說只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基本上是扯屁,沒有老婆怎麼會有小孩。你和你老婆還有爸媽吧?就算你們是兄妹,至少還有複數的祖先。
古時候擁有共同的祖先,人數比較少是可能的,但是這些祖先可不見得是同一個族群的人,哪個族群的人都有可能有人活下來。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