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2/4 頁)
大漢人其實是一個非常注重實利的一個民族。或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後來漢人的個性有所轉變。
不受控制的個性少了一些,追求安穩的奴性就多了一些。
秦代百姓也是非常有破壞性的百姓,他們的人生就是為了攻擊而存在。
至於不適合主流社會的百姓早就成為奴隸,或者是不被人家看得起的物件。
錢汝君看著眼前的這一棟房子興趣更大了。
不過她卻失去了進去的想法。
她是大漢的公主,是不能到老秦人的家裡受辱的。
所以她看向其他人。
被錢汝君看到的幾個人,立刻反應過來,雖然不情願進去受晦氣。
但是為了任務,這件事情,就變的不一樣。
幾個人,也沒有商量,排眾而出。在這戶人家的正門口簡單的商量一下,就進去敲門。
很奇怪的是,正門口一般大戶人家都會有守門的人,但是這戶人家的守門人卻好像不見了,只有大門緊閉。
下人一般不會遺棄他們的主子。
如果沒有他們主子的庇護,他們的身份就會變成野人。
野人跟野獸的名字只差一個字,待遇也差不多。
不過一般人,捕到野獸會拿來烤著吃也人基本上,只能拎著腦袋去領錢。
大漢,不像其他國家一樣隨處可見野人,就是因為有這些捕獵的人存在。
其實野人,最基本的定義不是你的穿著打扮怎麼樣,而是你不繳納賦稅賦。
奴隸的稅負,其實是他的主家負責幫忙繳的。主家有一定的免稅額,但是超過了免稅額的奴隸,還是要繳稅。
當然身為奴隸的主人,還是可以逃避賦稅,像後代很多平民百姓甚至有了隱天,隱田就是不讓朝廷政府知道的田,開闢以來不繳稅的話,所有的收入都可以變成他自己的。
但是朝廷真的不知道嗎?其實這也是賄賂所達成的共識。
對官員來說,送進自己口袋的錢總比送到朝廷口袋還來得好。
至於,田地的開發數量,只要符合朝廷的標準就可以了,對於大部分升官無望的人,還金錢比政績來的現實許多。
老實說錢汝君不相信,大漢沒有壞官,在這個時代,沒有辦法遠距離通訊,想要做壞事實在太容易了。
錢汝君估計這個大戶人家可能是野人。
這個村子,估計是野人村,但是因為抱團過日子,所以這附近官府,估計拿這個村子沒辦法,也或許他們以前根本不知道這個村子的存在,直到軌道交通透過附近這附近被官府還有,軌道交通的護衛掃蕩過一遍,這個地方才被曝露出來。
至於這個地方透露出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大漢官府派兵來打,估計是不太可能,監督一下,零零碎碎的製造一點堵,讓他們活不下去,離開這個村子倒是很有可能。
老實說這些大秦人也不是什麼壞人,大群體裡面他們還算是品性比較高潔的一部分。
可惜他們不願意接受,但漢朝的統治,也就是說他們製造的財富不能納入大漢的主體裡面。
但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偏偏又在大漢,這是大漢所不能容忍的。
估計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不能容忍的。
要不是這個地方真的比較原始,他們早就因為逃漏稅被抓去關了。
也做不到,品性高潔的獨自生存著。
對錢汝君來說,這就是時代的落差。
學堂島的學生,去了五個人。
竟然沒有人開門,他們就自己走進去,走了進去,順著光線,他們走到有人的地方。
錢汝君和其他學生拿著火把在外面靜靜的等待。
錢汝君突然有一種感覺,不是這個村落太早休息太安靜,而是這個村落的人走光了。
什麼是理想,什麼是志向?會產生必須為理想而堅持的人,基本上,都曾經富裕過。
就像錢汝君會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就是因為她來自於二十一世紀,雖然那個世紀給錢汝君的感覺並沒有太好,處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她仍然是下層階級。
但無疑的她的薪水其實夠吃飯了。
甚至她不用為生存付出什麼太過嚴重的戰鬥。
頂多就是捱罵,頂多就是被人家看不起這些,都是一個人富足了之後才會想到的。
錢如君看著大戶人家以外的屋子,幾乎都是圶土做的,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