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第3/4 頁)
這樣東西,這個時代應該不會缺乏。更不用說,在二十一世紀的工業化作法,用大豆蛋白加水調和,再加油乳化,加上調味料做出來,被受人家弊病的作法了。
這樣美食,的確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味道,對於沒有吃過的人,不要說作法,甚至連怎麼平白生產出一個白磚都不曉得。
“呃!這個食譜是我們賣出去的。只是不知道賣給這家店的廚師了。百頁豆腐在別人家裡,我還沒有見過。這家應該就是買食譜的人家了。以他們買的價錢,如果只賣一個月,的確值一百兩銀子。”
“原來他們是四處收罷別處沒有的食譜啊!可惜,我家珍藏的的食譜沒有這麼特別。”
“或許你可以賣賣看,或許他們要呢!”錢汝君聽到女生這麼說,突然靈機一動,就算電紙書的積分臺不想收集這些食譜,但她本人還是有興趣的。
要知道,這時代,大戶人家都有蓄養家用廚師的習慣。
其實這個時代的有錢人家或者是貴人家,家裡都會養一些家生子,家生子需要負責家裡的工作。
有錢人家的家庭廚房規模大,要負責煮的飯食多。就算奴隸不能吃好吃的。但家大業大,往往要養一個家族的人。
一個家族的人,大的有幾萬人,少的也有十幾個。而且這些人,往往因為身份地位,而有不同的飯食標準,因此廚師團的規模比較大,延續比較久的家族,家裡有天才廚師的,都會有一些食譜留下來。
透過口口相傳,或者言傳身教,把這些菜餚傳下去。
往往家族愈大,廚師會的菜就愈多。對他們來說,傳廚藝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家族的事,食譜反而能夠留傳下去。
而且家族主人如果對吃的有興趣,往往會留一分竹簡做的食譜。只是大漢的土財主,大部分才興起一代人,所以倒是沒有留傳下來。
但是一些世家大族,是周朝甚至以前的貴族傳承下來的。家裡的好東西可多了。不知道電紙書對這些人文的東西,有沒有興趣。
錢汝君相信這些大漢食譜,電紙書一定沒有。這時代的文化記錄,關於民生的並不多。對於有錢人家的生活狀況,也諱莫如深。
有錢人這麼多,但沒有多少人的東西,能夠留下來訴諸文字。
最可怕的是,這些有錢人,世家大族等於是一個封閉的社會,也就是,有多少文化遺產,消失在滾滾紅塵中。
要知站,大漢也有符合當時代的美食,放到後世一樣好吃。
錢汝君為什麼知道?因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廚師團體,就在皇宮。為了豐富後宮菜色,很多私家大廚都被送到皇宮裡面。
也就是說,這個女孩提出的意見,對錢汝君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差別只在於能不能換積分罷了。
如果是錢汝君自己愛吃的,到時候可得抄一份食譜下來……不對,應該要把所有的食譜留下一分,讓金麥城的廚師學教的高等教習好好研究。
想不到請吃飯,還能得到這個想法和這個好處,錢汝君覺得物有所值。
想到這次把貴女和財富女集中到長安女學堂來,不就能用這個機緣,跟他們要來食譜?想到這點,錢汝君都興奮起來了。
可惜,現在不能跟侍女說悄悄話,錢汝君準備跟“絕對好味道”說,推出一個活動,免費吃一餐,換取合格家庭食譜,當然,只有獨家專屬,如果被發現造假,學員必須被退學處份。
身為長安女學堂的最高董事,錢汝君全資興建長安女學堂,又是一個公主,自然能夠把對方趕出長安女學堂,並給對方家裡一點教訓,不管是貴女或是財富女,錢汝君都有辦法擊敗她的家族。
只要他們一個個上,面對錢汝君這個大漢最大財女之一,是沒有抵抗實力的。
“哎!你怎麼失神了!你叫什麼名字,我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其他女孩也七嘴八舌的問道。順便把自家的名字報出來給錢汝君知道。這有一個講究,一般而言,位高的人不會先報名字,為了引出對方的名字,就得先說出自己的名字。
時常有機會在家裡來往的財富女,這方面的道理都懂,而且執行的很嚴格。
她們判斷,錢汝君的家庭地位應該比較高。
不得不說,宿舍本身就是競標的房間,有錢的財富女自然能得到比較高層豪華的房間,而沒有錢的財富女,自然只能住普通樓房。
幸好,不管是高層還是低層,財富女們都能發現亮點,有了良好的衛浴和自來水,甚至是電力供應,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