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第1/4 頁)
不過對於這方面的不同,錢汝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她覺得經過改進的漢服,比起後代的時裝好看多了。
這方面即使是學堂島的學生,也不能理解錢汝君的觀點和想法,她發現由於有了前瞻性的看法,她看這個世界,不管怎麼看,都跟學堂島學生有點不一樣。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上去看看吧,如果有什麼問題能夠幫他們解決的,就幫他們解決,畢竟我們的人千里迢迢來這裡,不能讓他們過的不好,總要讓他們過好一點的日子。”
說起來錢汝君的血統裡面更多的是西拉雅族,但是或許是文化教育的關係,她對於西拉雅族族倒是沒有更為親近的關係,老是認為自己是漢人,沒辦法,長相跟漢人沒有什麼差別,而且也沒有變得比較濃眉大眼。
懷著羨慕嫉妒恨的心理,錢汝君就認為自己是漢人了,畢竟祖籍上是寫她是漢人,因為雖然西拉雅族是母系社會,但是似乎漢人更為強勢,所以以漢人的傳承來定家庭血統的關係,就算是後代子孫,也沒有幾個認為自己是平埔族的。
早期被人家說是番仔那還是罵人的話不像現在很多人恨不得說自己是西拉雅族的人,不想承認自己是漢人。說起來,是被漢人欺負大了。
他們新建的聚落在距離西拉雅族人居住地,不會太遠的地方。
因為日常生活很多用品都需要金麥城那邊提供,所以他們建立的聚落也比較靠近海港,不過看起來現在似乎又距離海港有點距離了,看來這邊的陸地成長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或許都已經對這邊陸地成長的速度習慣了,所以他們並沒有覺得特別神奇的地方,只是這裡的聚落會慢慢的向海延伸。
“公主,我看了一下,這裡似乎除了這個聚落之外,他們在最南邊的地方,似乎也開了一個新的聚落。”
“他們去最南那裡?那裡不是沒有什麼平原,沿海的地方都比較潮溼,而且鹽鹼性比較高?
如果說最南的平原應該是在屏東那一塊。
嗯,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屏東的這個名字應該還沒有出來吧。”
很顯然,學堂島學生果然聽不懂屏東兩個字,因為在他們所掌握的地圖裡面,有名字的地方不多。
看地圖,也沒有辦法知道屏東是哪裡。
“你們只要知道屏東就是南邊。南邊不是有一個山脈從中間一直往下切下來嗎?往下切下來的地方,下面不是像雞腿一樣會變成非常的狹窄,在雞腿非常狹窄的地方,往上一點的地方有一塊比較寬大的平原,那塊比較寬大的平原就是屏東平原了。
在屏東平原的北方,你可以看到一條溪,我們叫他高屏溪,這條溪在南部算是最長最大的,水流也比較充沛,而且溪流應該也比較深,還可以行船到大樹美濃,這些地方不過這個地方的船很早就沒有開了。”
錢汝君說著說著就陷入了回憶之中,完全沒有理會學堂島學生根本聽不懂,而且時間也不對。船不是沒有開了。而是還沒有開。
這條溪流他們倒是知道,但是溪流上面的大樹還有美濃,他們就不知道了,因為在他們的記憶裡,那裡是有一些聚落,還有人生活在上面。
那些名聚落的名稱往往是什麼社,什麼社,即使有住在在這裡,娶西拉雅族姑娘當老婆的人都沒有辦法把夷州每一個社的名稱調查出來。
完成金麥城版的地圖,金麥城版的地圖,已經跟後世的地圖比較接近,他們使用碳筆來繪製地圖,整個線條粗細都代表不同的東西,而且還有已經金麥城為原點的經緯線之類的東西。
這類的先行者有很多都是金麥城的工作人員,專門替錢汝君走訪各地,畫出地圖。
至於他們的地圖最開始也是錢汝君加以訓練的,因為即使錢汝君對於地圖繪製的功力也非常的薄弱,但是後世的簡單的幾個概念加進去,其實地圖也就能看了,至少指明方向,還有地方特點,也不是問題,至於距離更是重中之重。
“到海港似乎還有點距離,而且你們的碼頭是不是弄的太差了,只是幾片木板,船隻停泊不容易吧?”
錢汝君的大船,根本停不進來。
錢汝君接近的時候,老遠就有人看到錢汝君的金麥城船隻,金麥城船隻,體型夠大,還是很顯眼,所以早有人過來接送。
看到錢汝君的影子,街上的人都非常的高興,不過錢汝君的問題他們還是笑笑的解釋道:
“公主,你不能夠這樣看這個地方的陸地生長太快了,其實我們最開始碼頭都是在岸邊,因為不在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