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第3/4 頁)
好管理人員,他們只要蕭規曹隨就可以了。”
“人喝的水沒有什麼問題,草原人也沒有我們愛乾淨,甚至喝的水也比較少,而且草原的水其實可以使用迴圈系統。減少水資源的支出。人喝的最乾淨的水,洗滌後的水用來沖廁所水,廁所水還能夠流出去肥地。肥地之後的土地,可以用來種植,不過這部分種田的工作可能要讓漢人來做,草原民族目前是不太行的,而且公主大概不會希望遊牧民族下來種植吧!要是他們學會種植,就能吃飽肚子,也就沒有南方什麼事的。
公主還是希望各個地方做好各自的分工。”
“公主養馬的時候也是在一個牧場,並沒有隨地移動,所以我認為遊牧並沒有存在的必要性。草原的人口,其實並不多。
草原如果治安好一點,就能夠發展觀光業了。
既然,公主能夠做得到放牧,其實是在草原上也能夠放牧。
其實草原上的草,也有產能,還有不同的營養素,種植了一種叫做苜蓿草之類的東西,還有小麥草東西,讓牛馬來吃,好像更能夠填飽肚子。而且提供更充足的飽足感。”
“就算遠方的草比較難以讓牛羊吃飽,但是把土地收歸國有,然後派人出去收割牧草,回來給這些牛羊吃,其實也能夠滿足定居的需求。
而且所有的勞動,都能夠產生效益。讓更多人工作。
現在匈奴人都是公主管理的人,我們可以由城市官方讓這些人限制活動。他們不會不聽話。雖然這會讓他們難受。”
“但是限制活動的人他沒有辦法,達到最高生產,必須給他們一種念想才行。”
“統一分配的工作形式,的確是沒有辦法促進生產,只有為自己工作,才會讓人有非常大的熱情,但是統一分配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秩序,這批人還好,但以後如果是匈奴自己人,就難免會產生惰性,有了惰性,很多事情就不好管理了。
現在這批人都是受公主感召的人,基本上還能夠用,但是這批人的反應可不能,做以後的標準。”
“也就是說這批人,其實是可以統一分配管理的,可以作為城市的核心者。不見得要出戰。他們本來也只是牧民,不是專業的戰士。
新來的匈奴人,如果沒有公主給予施加祝福的話,就沒有辦法這樣管理,那不如,我們新建一個梅花城,中央城市由公主所統領的人來進行管治,而在旁邊成立五個城市,這些城市就由比較中忠心的部族來居住,順便替中央城準備草料。
已經拱衛中央城。
這五個城,就有公主部分的手下負責管理。
請其他人就讓他們這是被管理者,
有了中央城池的發展,其他的城池只能做零散的分配,還有放牧的分配,甚至水草的分配,收割水草的人等等,都由我們中央城時來負責管理。”
“可是中央城池遲早會有後代,會有新的人,這些人,遲早內心都會有變化,如果這樣子是沒有辦法長治久安的。人心是最容易改變的。”
“你又忘記了,我們所有的規則都不能形成一定,長久的,可以用一百年的規則,所有的規則能用三年就已經很不錯了,三年之後,如果發現有什麼毛病,就必須重新定定規則,這樣才能夠與時俱進。
以後的人,會慢慢的出來,那以後的統治方式自然要慢慢地修正。而那時候我們早就已經不在了,也是由其他人來負責管理,百年後的事情,已經不是公主能夠管到,我們所能夠傳承下去的,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的想法。”
“規矩,最要不得的就是太規矩。但是一直存在的變化,不會讓人們適應不良嗎?”
“以前有了變化,我們都透過書面公告給所有人知道,即使,只要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夠關心,就會主動到公告欄去看能去看。但是草原最大的問題是,公主不會讓他們每個人學習文字。”
“公主是不準備讓草原人學習太多東西。要讓草原人真正的內附,必須讓他們遠離邊疆一千里的範圍。如果他們努力一點早點或開疆拓土,那我們還是有辦法,有機會教匈奴小孩來練漢字,現在,要學漢字的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有機會,也就是匈奴人中出類拔萃的人,而要受到精英教育的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有機會,這些人未來就會是管理匈奴人的主要人。”
“但是這些人,如果不聽話了怎麼辦?如果這些人領導匈奴人叛亂,是一股很強大的勢力。”
“這些人都需要,接受公主的審視,要選拔人才,基本上十年,選拔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