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第3/4 頁)
生都非常忙碌。
每一個人都分配了一份工作。
這時候,學堂島實施了工作等級三級制,一個最高等級負責總指揮工地。
二十個人為第二等級,負責把工作調配好。其他就是基層工作人員。
至於匈奴人沒有表現的機會,不管他在戰場多麼武勇,此時,他只能當做一個工地工人。
但是大部分的匈奴人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卻心甘情願。
雖然他們不記得過往,腦中只記得要聽錢汝君的話,但是對自己人殺戮,還是不太令人高興的事。
但是,幫自己蓋房子,卻是他們心肝情願的事情。
在草原上游蕩的他們也很想在一個地方居住下來,讓他們的靈魂可以安定。
對這個城池,他們充滿感情,所以他們也非常用心用力,可惜,他們憤恨的想,他們的手太拙,沒有辦法靈巧的做到所有他們領導者交代要他們做的事情。
錢汝君飛的不是很高,溫度雖然略為下降,但是還在她的忍受範圍,她穿的衣服夠暖了。
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雪下的不多。大部分時間,氣候乾乾的。
這樣的天氣,對施工很有好處。
擁有最好最溫暖的衣服,就會穿著自己身上,錢汝君從來不會虐待自己。
城市的施工,因為有非常多的人手,所以是同步進行的。
匈奴人的手非常的笨,學堂島的學生雖然很努力的教他們編織草,把他們結合成一塊草棚。把它們做成牆壁的樣子。
但是草原人的手,就是不能像學堂島的學生那麼靈巧,也沒有他們的速度。
連學堂島學生十分之一的速度沒有。
總算,編織出來的牆,雖然漏洞很大,但是還能夠用。
只是不能用在外間,發現他們的手工太差的時候,學堂島學生已經做了新決定,外間的決定用毛皮而不用這些草牆了。草牆就當做隔間。
如果是做純粹出力氣的事情,這些匈奴人,不管是男是女,還是小孩,都還是一把好手。
他們都知道這個城市是為他們而建的,雖然他們不記得自己是從哪裡來,但是他們現在知道他們要往哪裡去。
這座城市,就是他們的未來。
有部分學堂島學生,一直擔負著輸送食物的任務。沒有辦法,火頭軍的存在,讓他們一切的行動必須合理。
既然不生產食物,那就必須運來食物,相對起來,他們也會把一些草原上的物品運出去,送到空間去。
羊毛,各種皮料,都還是很受金麥城歡迎。
錢汝君換來鋼筋糧食,也是要付出的。
她付出的就是這些草原特產。
如果不是覺得運煤太浪費空間能量,錢汝君會運好多煤回去。
他們出發的地方也不是太遠,就是二十里外,運回來的地方,也是二十里外。
他們總是能夠在食物用完的時候,突然出現。
這個城市,錢汝君命名為銀河。
其實,本來應該要叫“川”,但是錢汝君,決定把這個改名的權利,交給皇帝。
她取的名字有點不適當,是應該的。
十幾萬人的建設速度,其實是非常快的,因為,本來很困難的事情,在十幾萬人一起推動的,情況之下,速度,會變得非常快。
畢竟學堂島的學生雖然速度快人家十倍,但是對方人數是百倍於他們的人數。
只要沒有技術上的難關,一般都很容易用人力克服。
對這個十幾萬的人力,最讓學堂島學生感到不滿的就是,裡面沒有原生的工匠。技術人員缺乏是最困難的事情。
中間的建築物,需要用到許多的技術。
沒有技術,是沒有辦法完工的。
他們只好在需要技術的時候,親自上手。
比起錢汝君曾經在長安蓋的長安女學堂的學生宿舍,這個建築的平面面積,大上很多。
所以,就必須替光線製造通道,否則建築內部會非常的陰暗,在這個時代,想要建造,大型建築,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光線的問題,因為這個時代的光,沒有辦法用電力製造。
錢汝君設計的電力其實是有缺陷的,不能夠長時間使用。
也不適合大量使用,錢汝君,知道,便對大漢來說,用電是一種高科技手段。
她知道科技,也是屬於對草原封鎖的物件。電使用在草原,不可能不被發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