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4/4 頁)
麥城人,還有學堂島的學生研究。
當然,錢汝君腦洞大開也不是時常有的情形。
一般來說,當錢汝君想做什麼東西的時候,才會出現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時候,錢汝君就必須動腦子想,後世有什麼東西可以解決現在要做的問題。
然後,錢汝君總會遇到科技難關,這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想舊時代的製作方式。
其實,全世界的科技水準,真正都大的邁步,是在十八世紀以後,之前做出的東西,多多少少,憑著想象力,還有基礎知識,至少可以做出低效率的替代品。
所以也不是不能超越時代的。
錢汝君知道,動力真的開始大規模發生變化,把人類從為了飲食吃飽的勞動解放開來,讓更多人的思想,可以解放開了。造成人類知識的進展。
之後,人類的知識,幾乎出現大進展。
當然,知識出現大進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時代,西方還有一個跟東方非常不同的分歧點,就是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
金麥城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沒有辦法獨善其身。
大家都以抄襲會正常的事。
很多寫文章的人,恨不得能有多一點的人傳抄他的文章,以增加流傳的廣度。
至於書店,最開始,除了錢汝君的書店以外,也沒有書店存在。
當然,錢汝君的書店,也是唯一會付錢給作者的書店。
錢汝君想要創造一種典範。讓人們注重起智慧財產權,可惜關於利潤的事情,別人更容易選擇高利潤的方式。他們還是沿續著以前的作法,想要賺大錢。
但是錢汝君開書店還是有她的優勢在。
因為能便宜造出好紙的作坊,除了錢汝君,也沒有別家了。
以好紙作為標準,加上邀請的學者專家,因為有錢拿,往往會特別用心在創作上面。所以成品都是不錯的,也能接受修改。除了文學方面的書以外,錢汝君更出了很多實用工藝的書。
這方面的書,一般工匠是看不懂的。
然而,在金麥城,還有中央水塔區,卻不乏感到興趣的人,所以銷路還不錯。
畢竟,以現在的書籍生產速度來看,能出一本書,就要用上不少時間。
這個時代還是毛筆字,雖然比簡書進步不少。但是這個時代的書籍。即使是寫了五十頁,字數也不過是三千多個字。
反正根後世動不動就達到一百萬字的書,真的差別很大。
一本書抄起來,也要兩天的時間。所以賣出去的錢,至少要一個人兩天工資的二倍價錢。
幸好,對這個時代的有錢人來說,這筆錢不算太多。他們負擔的起。
而且因為以前沒有書店,現在出的書,他們幾乎有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