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但來到金麥以後,實在太忙了。除了堅持所有人在早晚都有半小時的課程安排加洗腦時間外,基本上,都在各個工地忙碌。
大概還要十天,居住區到第一期工地才能完工。
這一部分地方,錢汝君讓他們選擇自建地,或者由錢汝君設計蓋好。但基本要符合錢汝君要求的城市規章。室內要有廁所,還有化糞池。
至於供水,錢汝君採用的是統一供水。也就是說,他們不用自己去水井提水了。
雖然是統一供水,但是錢汝君卻不準備用空間泉水。
金麥城附近,並沒有高起的地方,錢汝君經過仔細檢視,總算找出這個地方地下水的湧泉地帶,才金麥這個新興的城市找到安定的水源。
錢汝君則確定取水地區之後,找來金麥的地圖,還有圖冊,確定這塊地方不屬於私人之後,就把地圈起來,禁止開發使用,名義就叫水土保留區。錢汝君的屬下人等,沒有多問,只是把這個名字記下,並且問明白水土保留區不準開發的原因。就遵照執行了。
城市還沒有蓋好,人員還沒有進駐,用水問題好解決。雖然金麥靠海,附近多沼澤,但挖出渠道之後,就漸漸得蓄集到一定的水源。
錢汝君在規劃渠道時,早就研究過地下水的走向,能夠讓地下水滲漏進渠道里。現在渠道還沒開始行船和養魚。正好可以取水使用。當然,錢汝君要求他們,洗衣服和引用水不可以放在一起。
至於糞坑之類的,暫時用土方法了。反正,她是不會去上的。不過,坑挖得深,而且多在未來的種植區,而不是居住區。並且只要五十個人上過,就有把坑埋起來。
基本上,還不致於散發出惡臭。
基本上,她們搭草篷的地方,就不是金麥城。
在錢汝君歸劃中,金麥城,長三百引,寬四百引,分成十六個區塊,每個區塊有二丈寬的道路隔開。每個路口有紅綠燈……是的,金麥城,錢汝君決定引進電力系統。不過,以錢汝君的力量,雖然用黃金做電線,但不能鋪設太長的電力管道,她的黃金儲備不多。初步只用在電燈系統,還有紅綠燈系統。當然,錢汝君沒辦法畫出太過複雜的系統,讓手下的工程師動工。
她基本上只用了簡單的亮燈和暗燈方式,就就是通電、斷電。
然而,錢汝君的公主府,將全方位的使用電力系統。
發現的方式,主要有水力和風力。
金麥城不會有颱風,風再怎麼大,也不會有五十級以上的風速。沒有需要關掉葉片,所有的設計,自然沒有後世那麼專業化。
最重要的是,公主府將會有電扇這個玩意。也就是說,馬達這種東西,雖然沒有辦法做得像後世那麼精密,但是做個能夠自動旋轉的葉片,還是比較簡單的。磁石這種東西,並不是太神奇的東西。屬於可以人工製造。當然現階段,錢汝君還是派人出去找天然磁石了。畢竟,大漢時期,大部分的礦場,都還處於未開發狀態,錢汝君一個人用不完的。
想要等到公主府蓋好,至少還要兩個月。
雖然金麥縣的三個縣令,都表示,能將轄下人民派來執行勞役。先把公主府蓋起來。
但公主府,錢汝君就準備蓋成大漢科技的代表。哪裡是一般執行勞役的人,可以蓋得出來的。不說別的,錢汝君可不放心把黃金做出來的電線,交給這些人。
雖然黃金的延展性很好。錢汝君還採用了合金的形式,但是一樣是要價高昂。
要知道,錢汝君蓋的學堂裡,教出來的初級鐵匠,就有三百名,而這次來到金麥,錢汝君就帶來了一百餘名。人數不可以說不多,現在李劍還在繼續培養鐵匠,他總算看出來了,錢汝君這種建造方式一定會成為流行,而鐵匠的重要性將會大大的提高。
大漢的鐵匠本來就是不夠的狀態,再來個千八百個,在大漢撒下去,也是毛毛雨。
少府的鐵匠工藝雖高,但體制內的人數,一直沒有什麼改變。生產量也就這樣。一定外面的鐵匠,工藝技術超越少府,而人數變多,未來一定會引發大漢的生活革命。李劍很高興這樣的未來出現。
他只有更拚命把他會的東西教下去。
可以說,錢汝君給他什麼小冊子,他都會立即想辦法吸收,然後傳下去。
他不擔心學生學多了,會搶了他的工作。因為錢汝君那裡,總有新的冊子可以教給他。雖然他發現,錢汝君對裡面的內容,其實不見得看得懂。但有神女之名,這些自然都不成問題。
第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