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3/4 頁)
不過事實比賈政想象的簡單太多。因為他剛見到賈璉,就被聖旨叫進宮了。
再後來,賈璉因為秋收忙得腳不沾地,入冬了還要統計各地區水稻產量,再與往年對比,繼續最佳化出最適宜各地區種植的高產品種。
從冬至開始,西北邊境局勢持續緊張,連中原地區,甚至京城的米價都受到影響。儘管朝廷一再強調儲糧足夠,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屯糧,迫使米價上揚。更有奸商大肆屯糧,意圖炒高米價。不過因為土地改革的緣故,再窮的人家中至少留糧可以餬口,加之各地方政府定時放出平價米,穩定民心,很快米價虛高的情況就得到了改善。
小寒這一日,鎮遠將軍突來八百里奏急。各大臣聽說訊息,紛紛主動換上朝服,等候在玉蘭殿外,隨時待命。
誰知皇帝單獨召見賈璉之後,便傳來幾聲大笑,就打發百官通通回去。
四天後,忽斯力可汗突然撤兵了,西北邊境戰事平息。
大家都很納悶,這說好立馬就要開站了,怎麼眨眼就跑了?
早在半個月前,忽斯力可汗派三萬精兵準備攻打西北的嶺桐縣,當晚正與我一萬守城士兵對峙時,城內飯點起灶生火,不時傳來陣陣香味兒。對於那些一路騎馬至此,吃著幹饃肉乾的忽斯力精兵來說,這種香味兒簡直比利箭還有鋒刃,直接穿透了他們的胃!簡直太香了!
晚飯時,嶺桐縣的守城將軍發現忽斯力計程車兵大部分都仰頭往這邊看,成功揣測出其意,便立即特意叫人用油紙包了幾包飯菜,用投石器投向敵方。紙包一落地就碎了,熱騰騰帶著熱氣,紙包裡面香噴噴的菜飯展露出來,有肉、有蛋、有蘑菇、還有綠葉的菜……
忽斯力士兵看見這麼豐富的晚餐,眼睛都綠了,紛紛放下手裡的肉乾,嚥著口水盯著地上散落的晚餐。他們真想伸手抓幾口塞進嘴裡!這可是在寒冷的冬日,萬物枯黃,不減一點綠,大宋國士兵竟然能吃到這麼豐富多樣的奇特晚飯,太可怕了!他們若也能吃到這麼豐富的飯菜,一定會變成力大無窮的勇士,將敵人殺個片甲不留。可是現在,勇士們都在敵方。
“等等,那個黃色的是什麼?”離飯包近地士兵禁不住好奇去瞧,更有膽大的拾起一塊塞進嘴裡。
“是桃兒!天哪,我竟然在冬天吃到了桃子!”
“這紅的,好像是大宋國前兩年就興起的水果,叫草莓!”
“瞧,他們的肉不是肉乾,紅紅的一大塊,燉出來的,水靈靈的真香!”
忽斯力副將見此狀,難穩軍心,摟起一包不太破的飯包,轉而焦躁地騎快馬跑去彙報他們的可汗。
“可汗,您說大宋國計程車兵冬天就只吃土豆,我們吃得是肉乾,冬天和他們打起仗來,我們更有力氣和優勢。但是尊敬的可汗大人,他們吃得根本就不是土豆,這一頓飯,菜系豐富的超過我這輩子加起來吃過的東西。”
忽斯力可汗看到副將呈上來的飯菜,表情簡直跟被雷劈了一樣。
這可是大冬天,他們怎會有綠葉菜?天啊,竟然還有果子,肉也超有彈性……
忽斯力可汗輾轉反側三天三夜,腦子裡始終飄蕩著倆句話。
第一句:大宋國太可怕了。
第二句:撤軍!
……
當初賈璉一千車一千車運往西北的運送的不是糧食,而是用大小陶罐製成的十分耐儲存的罐頭,有水果罐頭、蘑菇罐頭、肉罐頭和蔬菜罐頭。
皇帝當時聽說之後,只當賈璉是為了改善西北大軍的伙食,完沒有想到,這些飯菜能夠兵不血刃地趕走蠻夷大軍。不僅令百姓免受戰亂之苦,更加儲存了我大宋軍的實力,以及大量節省了國庫的損耗。
賈璉不僅會種地,充盈他的國庫,還會給他省錢,且助他壯大了大宋,令他這位大宋君主可以愜意地接受各國使者的朝拜。
年末。
皇帝加封賈璉為太師,居三公之首。
恩封合理,滿朝文武無不臣服,敬賀賈太師高升。
不過,這之後……
賈太師依舊是老樣子,時常缺席朝事,卻願日日下地摳泥,上山舉刀……但凡農以外的事,他絲毫不關心,且依舊不善於經營同僚關係。不過他並不缺朋友,朝中許多正直端方的大臣臣都很愛與他交往,且十分樂得其中。
皇帝但凡遇大事時,還是會召見太師賈璉,丞相靖英光,以及大學士林如海三人徵求意見。通常賈太師不說話,嫌少發表意見,但一旦發言,皇帝便立即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