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萬歲。”周志盛跪地,恭敬叩首。
“舅父無需多禮,平身吧!”
舅父?!聽到皇上對自己這一聲久違的稱呼,周志盛眸色微縮,臉上不敢流露什麼,恭敬謝恩起身。
“胡全,把北喬進貢那新茶給國舅斟上。”
“是!”
“謝皇上。”周志盛受從若驚的接過,心裡疑惑著,不知道皇上忽然對他這麼親切是為那般?
小心外戚;不得重用外戚——這曾是先帝留下的訓言。
因為在先帝執掌朝政的時候,當時的國丈一族,仗著先帝的寬厚和看重,暗中竟謀生反心,致使朝堂動盪不穩,先帝遭遇重挫,皇位差點易主。至此,先帝對外戚就無比忌憚。
而當今皇上謹記先帝的教訓和訓導,對外戚也頗為防備。
繼而,周家雖貴為太后孃家,但卻頗受皇上冷待,仕途也是幾多受阻。哪怕周家兒郎在文武方面勝過許多人,但在官職上卻仍屈於人下,不被重用。
對此,周家縱然心裡不甘,也覺得冤,卻也只能接受。誰讓他們是太后的孃家人呢!
但今天皇上對他突然這麼禮遇,讓周志盛心裡疑惑,也有些惴惴不安呀!
作為多年受盡冷待的家族,面對皇上的熱切,也不敢往好的地方想呀。
“國舅,對於當下的局勢,想來你也是清楚的吧!”
“是!”周志盛恭應。
當下局勢,趙家執掌內閣,位高權重;裴家手握兵馬,不可撼動;逸安王手持兵符,酣於龍榻之側,讓人不安,一時卻又難以消除!
至於朝堂百官,面上對皇上都是恭恭敬敬,忠心耿耿。實則,卻也是默默站隊,各有盤算吶。再加上後宮皇子,逐年長大……皇上這心裡也是感覺也是複雜吧。
所以,表面看起來皇上坐於龍椅之上,貴為一國之君至高無上,開口,莫敢不應,抬手,莫敢不從!
但,其下卻也是按錯湧動,需要防備的甚多。不說其他,逸安王應該就是皇上最大心病。特別是眼下,當前……
逸安王邊境一舉,就讓皇上措手不及。
“既然國舅都知道,那朕也就不多說其他了。”皇上看著周志盛道,“現在晁國和北喬既已納入大越,難自然要有人過去整頓治理。所以,朕希望國舅和永川能一起過去替朕好好治理一下。”
聞言,周志盛瞬時抬頭,看著皇上,眼底漫過驚色,隨著跪地,“微臣謝皇上如此看重,只是微臣實擔心難以擔此重任,擔心讓皇上失望呀!”
晁國和北齊,現在可以說是最亂的時候。現在皇上讓他們父子過去,那就是負重前行,一個不慎小命都會搭進去。
知周志盛心裡在想什麼,皇上淡淡道,“朕知國舅心中擔憂。所以,這一次同你們一起去的還有鎮國府世子裴戎,他為主,你們在旁輔佐就行。”
聽言,周志盛心頭跳了跳。輔佐?確定不是監督?!
而皇上在這個時候派裴戎過去,到底是看重?還是懲治?
第一感覺是後者,也只有後者。
在這最亂的時候,讓裴戎過去,是藉著裴家兵力鎮壓兩國動亂的局面,其意也是讓裴戎吃點苦頭吧。
而在裴戎將動亂平復後,或許就沒他事了,皇上自會派他信任的人去接手成果。
所以,這一次他們父子是去做眼線,裴戎是去平亂,最後功勞和果實卻都與他們無關。
周志盛心口緊繃,猜疑著,又聽皇上聲音從頭頂傳來……
“怎麼?國舅可是不願嗎?”
周志盛聽了,心頭一緊,叩首,“微臣遵旨,謝皇上看重。微臣一定鞠躬盡瘁,不負皇上所託。”
皇上點頭,“很好!朕也相信,國舅一定不會讓朕失望的。”
周志盛眼裡溢位一抹苦笑,卻不敢顯露。帶著皇上聖意離開皇宮!
皇上坐在龍椅上,眸色暗沉幽深,希望周家把這一次邊境之行當做是重振周家的機會,好好把握,不要讓他失望。不然,這京城連他立足之地都不會再有。
“胡全!”
“老奴在。”
“喬芷沁呢?御林軍發現她蹤跡了嗎?”
“回稟皇上,還沒有。”
皇上聽了,眉頭皺起。
在北齊使臣離開大越時,齊芷沁以還未看夠大越的風光景緻選擇留了下來。名頭如此,其目的是還在盤算著入鎮國府吧!
知齊芷沁盤算,皇上自然挽留。然,沒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