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那點子煩惱在看到周王妃之後一下子被治癒了。
周王妃卻半點也沒有為子嗣難堪的心裡,周王府裡的四子兩女雖然都是庶出,但是周王妃對他們的教養頗為嚴格。除了魏側妃所出的庶長子略微跳脫一些,其餘的幾個孩子的規矩很是不錯。
太后娘娘是最重嫡庶的,見了周王府的孩子便對著周王妃說:“哀家看這些孩子都教養的很好,可見你素日是費了一番心力的。老四是個拎不清的,周王府幸虧有你把持著才略有些規矩。以後王府裡的事就由你做主,誰敢再囉嗦,就讓她來找哀家。”說完看了一眼魏妃,周王府的這個魏側妃就是魏妃的孃家侄女。不過是個品行不端的庶女罷了,若不是魏妃在皇上面前求情,能做的了皇子側妃?侄女肖姑,姑侄兩個都不是什麼好的,慣會狐媚子惑人!
魏妃看到太后的目光心裡一緊,她也是有苦說不出的好不好。自己孃家兄弟是個拎不清的,羅氏在的時候,武安伯府還只是在家裡亂些。自從羅氏和武安伯和離出府後,武安伯是愈加的混亂不堪。兄長頂著皇子舅舅和伯爺的頭銜,都沒有貴女肯嫁,最終也只能娶了一個小官之女。可是這個續絃年紀小見識淺根本就壓不住武安伯的那些子魑魅魍魎,武安伯府在近幾年鬧了好些亂子。若不是她當機立斷處理了兄長家最張狂的幾個姨娘,怕是她的孃家早就成為京城笑柄了。便是如今,宮裡也有好些妃子明裡暗裡的拿孃家的事笑話她。
而周王府的那個側妃就是以前和女兒交好的魏如霞,自女兒去了白雲寺唸經之後,也就這個孩子還常常去看望女兒。自己念她一片赤誠之心,原想著給她找一戶好人家的。沒想到這個丫頭竟是個心思大的,放著好好的當家主母不做,非要去當側室,曾經還想著勾搭自己兒子來著。好在自己兒子是個有成算的,沒有被她迷惑,乾脆拿她籠絡了周王。周王生母位分不高,原本自己好生籌謀一下,未必不能給她爭一爭正妃的位子。只是這丫頭也太沉不住氣了,還沒怎麼著呢,就鬧的滿城皆知。皇家怎麼會要這樣名聲敗壞的女孩做兒媳婦。要不是自己舍了老臉去求皇上,怕是連個側妃都做不了。她至今還記得當初皇后娘娘勸皇上的那句話:“不管是庶妃還是側妃,橫豎都是妾室罷了,便是品行有缺,將來自有正妃管束。魏姑娘好歹也是魏娘娘的孃家侄女,皇上便是為了給魏妃和大皇子幾分體面,也該抬舉一下魏姑娘。”
這話聽著是幫她求情,但是卻成功挑起了皇上對他們母子的不滿。皇上斥責了她一通不說,原先說好了要提的位份也不了了之。想到這裡,魏妃不由的暗咬銀牙:等那一日我的兒子登上了皇位,頭一個要收拾的就是皇后你。
且不說魏妃心裡如何暗惱,面上還要一如既往地笑容滿面,與旁人周旋。
說說笑笑之間很快便到了晌午十分,宮人擺好了宴席。眾人紛紛按座次入席,菜品還沒有上齊,就看見一個內侍跑進來說道:“回稟太后娘娘,大事不好了,城防兵有人叛亂,朝著宮裡殺過來了,現在已經攻入了午門,被宮裡的侍衛攔在了金水橋附近。”
一聽這話剛剛還歡聲笑語的大殿裡立馬慌亂了起來,眾人紛紛失聲驚歎。
太后心裡也著實意外,但是想到皇帝曾經對她說的臨江王一事,心裡便有了成算,很快便穩了下來:“叛軍大約多少人?宮裡如今有多少當值的侍衛?”
這個內侍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太監,哪裡知道這些?太后嘆了一口氣道:“既然人家都打上門來了,咱們都在這裡也是乾著急,說不得就被人包了餃子了。皇后,你速速帶著她們躲到慈寧宮去,慈寧宮宮門厚重一些,若是萬一叛軍攻進來了,也還能多抵擋一會子。哀家倒要出去看看,是誰這樣大的膽子,膽敢圍攻皇室?”
眾嬪妃紛紛苦勸不已,但是太后鐵了心要去:“叛軍既然攻進來了,怕是那些侍衛們一時間也沒了主心骨,皇室成年男丁都去了皇陵。哀家作為一國太后此時若不出面主持大局,難不成在這裡等他們攻進來?”
聞言,皇后娘娘將頭上的鳳冠一摘:“母后說的有道理,兒臣作為皇后,此時也不能退縮,我與母后同去。”然後看向太子妃說:“你素來是個穩重的,本宮如今就將這闔宮女眷交與你看護,若是能順利擊退叛軍便罷了,若是不能,你該清楚如何處置!”
太子妃躬身回道:“母后放心,我堂堂淩氏皇族女眷,自然是寧死也不會像叛臣賊子屈服的。”眾人聽了心裡無不顫抖起來,這要是真被叛軍攻了進來,怕是她們的性命就要交代在這裡了。
太子妃此時也顧不得什麼位份尊卑了,喝令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