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快走到桐花門時,前邊傳來一陣喧譁聲。她心裡好奇:誰這麼沒規矩呢?快走幾步過去後,發現是三四名打扮華麗的貴女並一幫子侍從正在和府裡的一些婆子拜扯。
錦英定睛一看,為首的那個不是樂珍公主嗎?在慈寧宮時,錦英便聽說樂珍公主與樂安縣主不太對付。
今日,樂珍公主這樣氣勢洶洶的過來,難不成是來找樂安縣主麻煩的?
第二十二章 責問
想到自己近日來所有的冷遇,錦英心想:但憑她樂安縣主在得寵,難不成在太后心裡還能越過樂珍公主這個親孫女不成?樂珍公主向來也是頗受太后和皇上寵愛的,再說她還有一個備受皇寵的母親魏淑妃和皇子兄長。
錦英在心裡思量了一番之後,走上前去:“奴婢給樂珍公主請安,公主千歲萬安!”
樂珍公主已經幾次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原以為這府裡的下人聽到公主駕到一定能夠會立馬開門迎客的。
誰承想這些下人們卻壓根不信她的話,只說道:“從來沒有遇到過不擺儀架便上門的貴人,何況便真是公主親臨,我們這些做奴婢也要稟告了主子後,主子們才好出來迎駕。”愣是不讓她們進去。
樂珍生怕動靜鬧大了,驚動了侯夫人。韓氏的二哥娶得可是她的親姑姑父皇的嫡親胞妹靜華長公主。要是讓韓氏知曉了,她出來攔上一攔,自己便不好再找樂安的麻煩了。
帶來的這些下人一點也不中用,糾纏了半天了也沒能進去二門。
樂珍正在著惱呢,突然聽到有人給自己請安,回頭一看,眼前給自己請安的丫頭看著有些眼熟。於是便問:“你也是這府裡的丫鬟?如何認得本宮?”
錦英恭謹回道:“稟公主,奴婢原先是慈寧宮裡伺候太后娘娘的,前些天被指派給了樂安縣主。”
“怪不得看你有些眼熟呢,原來以前是皇祖母身邊的。”樂珍一聽錦英是慈寧宮的,便換了一種口氣:“既然皇祖母把你派給了樂安,你怎麼不在身邊伺候著,反而跑到外院來了呢?”
錦英回道:“奴婢是奉樂安縣主的話,去前院給方少爺送東西去了。”
錦英的語氣裡帶了十足的怨氣,樂珍當然是聽出來了,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繼續火上澆油:“嘖嘖,瞧瞧,咱們的樂安縣主多大的排場啊,慈寧宮裡出來的大宮女,便是我們姐妹也要好生相待的,到了她這裡竟然成了跑腿的小丫頭了。”
邊上一個貴女附和道:“就是,也不知道她眼裡還有沒有咱們太后娘娘,公主,樂安縣主這樣大不敬,咱們可不能幹看著啊。”
“就是,公主可得為皇室顏面著想啊。”
正愁找不到藉口的樂珍也冷笑著說:“我是太后的親孫女,怎能容忍一個外人這樣下她的面子?走,咱們去見見這個樂安縣主去,我倒想問問,她眼裡還有沒有皇祖母。”
說完便又要往裡闖,守門的打頭是內院僅次於齊嬤嬤的於嬤嬤,她還要攔,卻被錦英給推開了:“嬤嬤可看清楚,您眼前這位,可是堂堂的樂珍公主。莫說是你,便是夫人來了,你看她敢不敢攔當朝公主?”
於嬤嬤一愣神的功夫,便被樂珍公主帶來的隨從推開了,緊接著一行人便浩浩蕩蕩的進到了垂花門裡。
於嬤嬤眼看大勢無望,連忙帶著婆子們走小路去園子裡給姑娘們通風去了。剛才已經有小廝去給夫人報信了,希望夫人早些回來才好。
樂珍帶著人一邊往裡走,一邊問:“樂安那丫頭在幹什麼呢?”
錦英回道:“縣主身邊的大丫鬟贖身了,縣主在後面園子裡擺了酒席給這位丫鬟踐行呢。”
“酒席?哼,我記得那丫頭身上還帶著孝吧,竟然在孝中飲酒,真是不忠不孝!”
聽了這話,樂珍心裡更加得意:好你個樂安,待我抓你個現行,看你怎麼狡辯?孝中飲酒,便是皇祖母知道了也會不喜歡罷?
她帶著隨從們跟隨錦英氣勢洶洶的來到聽雨閣,剛要大聲質問,眼前的場景卻讓她生生將嘴邊的話給嚥了下去。
說好的宴席呢?說好的飲酒作樂呢?
只見聽音擱前面的迴廊裡擺了一張大書案,上面鋪了一張足有六尺來長的絹紙,上面密密的畫滿了園中景色。包括方心素在內的沈府所有姑娘們每人執一筆,正在專心致志的畫畫呢,便是旁邊伺候的丫鬟們也都圍在畫案旁靜靜地觀看,似是對樂珍的到來絲毫不覺。
直到樂珍按捺不住,開口道:“你們倒是好雅興啊!”
眾人似乎才發現樂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