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那樣家世的夫家,他們家也沒那麼些嫁妝陪送啊!文定那會子,婷然說什麼也不讓告訴悠然一家。她說看到堂妹心裡便不舒坦。大伯母怕她出什麼么蛾子。便給弟媳婦寫了封書信告知了前因後果。因此那天林母便沒有回來,只讓人帶回些許禮物。
過了文定之後,大伯母深怕女兒再這樣鑽牛角尖下去,到頭來會害了自己,狠下心來將婷然拘在屋裡整整五個月,整日裡耳提面命的,總算是將她的性子磨平了一些。
當然這些林母都沒有告訴女兒,她心裡怕女兒年紀輕氣性大,知道真相後再做出什麼不恰當的舉動來。殊不知悠然心裡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只是她也沒怎麼往心裡去。畢竟她不是原主,對於這些族人,不過是存著能交好便交好的態度。若實在沒有姐妹緣分,她也不會強求。
二月裡便是春闈了,過了正月十五,安然便早早的回到了書院,一是給師傅請安拜年,二則那些師兄們隨口指點幾句便比他在家苦讀數月管用的多。
而二十日便是婷然出嫁的日子,便是私下裡再有矛盾,這樣的日子悠然一家也必須要出面的。更何況,兩家也沒那麼些齷齪。說老說去也不過是女孩子們的一些小心思罷了,影響不到家族關係。來來回回的也挺麻煩的,於是悠然母女繼續在林家村待了下來,自然少不得派人去韓沈兩家說明情況。孟氏派人回道:“既然老家有事,便只管多呆幾天,自家娘們,便是過了正月再聚也沒什麼妨礙的。”韓氏的話也差不多這個意思。只沈澤沒說什麼,只讓林家的下人帶回了一些補品。悠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了,總覺得混在一大些補品裡的那包當歸分外顯眼些。
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情
過了除夕,大半個月很快便在走親訪友吃吃喝喝中渡過了,轉眼便到了十八這天,正是添妝的日子。
一大早,林母便和悠然過去,一應事務均有幾個婆子和丫鬟幫襯著辦理。不出一個時辰,便色色齊全了。劉嫂已經做上了最拿手的紅燜肉和醬燒排骨,其餘的都已洗乾淨切好,單等著客人來齊後再開火。
許是聞到了香氣,不過巳時初,人就已經擠滿了堂屋。見人來的差不多了,族長家的老太太便張羅著開始添妝。尋常關係的人家,也不過是一塊尺頭或一件首飾罷了,並沒有太出彩的。倒是婷然的姑姑給添了一隻金鐲和一對銀簪。私下裡,林母已經拿過來兩匹上等的絲綢和兩匹細布並五十兩銀子過來。這會子添妝,林母又添了一對鑲著紅瑪瑙的赤金簪子。等閒村婦,能戴的起一支金簪便已了不得了。如今,林母一出手便是鑲了紅瑪瑙的簪子,雖比不上鑲寶石的貴重,但在這裡也是罕見了。相比之下,悠然放進箱子的一對荷包便顯得不那麼打眼了。眾人只是不住口的誇讚上面的花樣子繡的好看,均都以為便是荷包裡放了東西也不會有多貴重,要不然怎的不拿出來亮亮呢?
待晚上人群散去之後,婷然開啟荷包看到裡面的東西時才有些吃驚。只見一個荷包裡放了一對鑲著蓮子大小紅寶石的赤金葫蘆狀耳墜和一枚同樣質地的戒指。另一個荷包裡則放著一對刻著吉祥如意紋樣的金錁子。這一個金錁子就有兩錢重,小小的兩枚金錁子便值四十餘兩銀子。看著東西,婷然忍不住紅了眼眶。
只是她出嫁在即,一直都沒有機會與堂妹再說些心裡話。待她三日回門之後,悠然母女便帶著收拾好的東西回到了京城。
還沒來得及去給兩府請安,西北邊關那裡便傳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一直在山海關外遊牧的喀什族首領爾哈統一了附近幾支大的遊牧民族,糾結了十數萬大軍繞過了易守難攻的山海關,趁著年關,來犯我西北邊境的玉門關。玉門關原先的一個正三品參將勾結外敵,暗算了負責戍邊的幾名將領。好在陝甘總督唐海城英勇無雙,雖然不幸身受重傷,但是依然率領部下奮起反抗,將喀什大軍擋在了方盤城外。
但是因著耽擱了時間,唐老將軍最終戰死沙場,他的全家老少八十餘口皆命喪於奸細之手,只餘下在山寺裡為亡母守孝的一對孫子孫女倖免於難。
接到軍情的皇帝雖然心情萬分糟糕,但還是耐住性子著人處理後續事宜。首先便是將領的問題,大康朝承平已久,朝中會打架的臣子能提溜出一群來,但是會打仗的,無非是那麼幾個,現如今都在各處邊防上待著呢。唯一一個賦閒在家又有打仗經驗的,也只有沈明昌了。
當天凌晨,尚在睡夢中的沈明昌就被宮裡的來人請到了金鑾殿上。雖然喀什大軍一時之間被擋在了方盤城外,方盤城又易守難攻,但是方盤城是一座孤城,裡面糧草有限,若是沒有補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