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頁)
用就成。看樣子是真管用咯?”
集體再次:“……”
趙總兵好氣又好笑:“你娘還有什麼管家法子,一併說說。”
陳氏會管個蛋的家,說來也不全然是管家經,上輩子是在哪裡聽過一耳朵定裝彈藥,估計不是看電視就是看小說,再比對著管家法子,隨口一提,還真給研發出來了,強!庭芳作為一個軍事盲,認真想了半天,問:“有沒有那種,埋在地底下,人或者馬踩上去就炸的火藥?”地道戰有了,地雷戰必須有啊。
哪知眾人齊齊搖頭。
徐景昌比較瞭解庭芳,直接問:“哪本書看的?”
庭芳默,她看電視看的。於是又問了個問題:“那能不能做那種,扯一下,扔出去就炸的?”
眾人又搖頭。
庭芳無語了:“我覺得炸藥真的可以試試。”
因有定裝彈藥在前,趙總兵倒是願意一試:“細說說。”
庭芳道:“不要扯一下那種,點火總行了吧?不過就是一包火藥包好,牽根引線,點火,扔出去。成本比大炮低多了。”
徐景昌忙問:“引線是什麼?”
庭芳換了個詞:“導火線?”
徐景昌問:“導火索是吧?”
庭芳點頭。
徐景昌道:“但是導火索經常中途熄火。或者燃的很慢。放煙火還行,橫豎不講究那麼多。打仗不大好使,扔出去沒響,還得冒頭扔。不定就被對方射中了。”
庭芳明白了,估計後世的引線經過了改良。於是道:“那我沒法子,我不學這個。如果能讓導火索比較穩定,就可以扔炸彈去炸敵人。咱們是守城的,甚至不用扔。做個小型的類似投石機的玩意兒,定個幾檔,有人在高處看著蒙古兵,用旗子指揮。投炸彈的只管躲在牆後面,叫往遠處打就調遠處那一檔,叫往近處就調近處那一檔。跟射箭和炸彈配合。炸彈能三排輪射,加上射箭一輪,炸彈一輪,夠炸的他們兵荒馬亂的啦。”
趙總兵一點就透,火藥用老了的東西,不足為奇。可是火藥極難控制,尤其是新兵,上戰場本來就慌,便是能做出庭芳說的炸彈,他們也未必扔的準。做成機關倒好,不用想,說是什麼距離就是什麼距離。都是精於打仗的人,趙總兵想到了,其餘的也都想到了。
那大叔看了庭芳一眼,笑問:“要不,哥兒來咱們這裡幹活吧!”
第231章 喵喵喵
趙總兵笑道:“你想的美。我拎他來是叫你們商議一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法子。”
李礦道:“大人別小氣,小少爺還小,別急著掙軍功,好歹給我們指導幾年。”
趙總兵指著庭芳道:“不是我家的,我家的你儘管使。他是葉閣老之孫,不歸我管。”
李礦遺憾的嘆口氣,在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時代,閣老之孫不可能自甘下賤跑來搞作坊,人家前程遠大著呢。便是他自己想,家裡的長輩都是不肯的。趙總兵出身不凡,只怕這孩子跟他有些個什麼親戚關係,才能到邊疆。
庭芳忙道:“我知道的不多,就是個思路,還得請你們做。方才我說的那個法子,你們看著用。好使就好,不好使還請別見怪,我小孩兒家口沒遮攔的。”
李礦笑道:“你口沒遮攔一回,就行大運了。來瞧瞧我們新得的火槍!”說著就引眾人去看。
庭芳看著裝子彈的匣子,裡頭的子彈是圓柱形,很接近後世的子彈形狀。不由大讚:“好想法!”無知的她還想的是球形呢。果然她對戰爭武器一無所知。幸好沒隨意賣弄。
專負責彈藥的匠人董修平笑道:“再好的想法也是您想的,我們不過順著思路走。”
庭芳指著徐景昌笑:“問我師兄就知道,我專管出鬼主意,什麼事都他做。”說的是修建城牆時,所有的機械裝置與排程都歸徐景昌管,她職業開腦洞和做算術題,撐死了最佳化一下專案管理。尤其是戰後補牆與長城的維護,她當時病的七死八活,全都撂開手。不過這也是好事,任何工程,都不能指望著某一個人。尤其是邊疆,誰知道哪個人哪天就被砍死了。庭芳當日就沒藏私,生怕別人不知道聽不懂,她說了不算還寫了一份,據說如今在九邊重鎮廣為流傳。不過也說明了,她修城牆的方式並不完美,土水泥沒有水泥的隔水性,現在的鋼材也太脆,城牆需要時時維護。真有時間了,還是按照老辦法來。老辦法萬般不好,維修還是比混泥土的容易。只不過多一種法子總是好事。
徐景昌只笑了笑。
眾人又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