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這樣的運氣,也是沒誰了。
金陵這地方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訊息流通最是迅速,當年老侯爺趕走庶子之事瞞不住,現下庶子拋棄妻子卻只得了九個女兒,這事兒自然也瞞不住,明面上沒人說什麼,背地裡的指指點點卻如何也少不了。
——因果迴圈,報應不爽。
後來,上一任的章武候,曾經的庶子也差人回去找過黃氏母子,他們卻已經不知所蹤了。
等到再見,便是新帝繼位之時。
當年年幼的兒子已經是英姿勃發的將軍,當年的年輕少婦,也已是鬢髮染霜的中年婦人,一個是新帝的心腹臣子,一個是受人敬重的不易夫人。
而那時候的章武候,卻是跟在皇三子身後的勢力之一,為雖時都有可能到來的清洗驚駭不已,正縮在搖搖欲墜的侯府牌匾下不知所措,遙遙見到黃氏母子二人,竟都不敢去認了。
章武候一系堪稱枝繁葉茂,自然有人不願坐以待斃,也就順理成章的勸說前任章武候迎回黃氏母子,既是向新帝示好,也使得侯府後繼有人。
章武候的態度都很堅決,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認回可以,卻需得八抬大轎、開正門迎自己母親入府。
其次,入府之後,章武候府便要開宗祠,宣示母親嫡妻名分。
最後一個則是,既然選擇屈膝去保全自己,那便做的徹底些。
他作為嫡長子繼承侯府,前任章武候帶著續娶的妻妾女兒們另闢新府,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黃氏心知兒子是不在乎這些的——憑藉他的本事,自己再掙得一個侯位也未必是難事。
眼下如此,多半是為了叫自己這個母親爭一口氣,也曾出言勸過。
章武候很平靜的說,當年這個所謂的父親為這個位置拋妻棄子,現下終於化作一場空,一啄一飲,這才是公平。
兒子逼著父親分家,且父親還在世之時便繼承了爵位,委實是驚世駭俗之事。
可那時候的時機好,新帝繼位,金陵頗多亂象,各家各府都為自己的未來戰戰兢兢,哪裡有閒心管那些事情。
再者,當年之事,的確是前任章武候做的不地道,加之接任的這個是新帝的心腹,更是無人願意得罪,在皇帝的默許之下,此事便順風順水的辦成了,黃氏也順理成章的成了大秦的正二品誥命夫人。
女人這輩子,頭一個要依靠的男人的父親,他決定了這個女人的出身。
第二個要依靠的則是丈夫,他決定了這個女人的歸宿。
第三個要依靠的則是兒子,他決定了這個女人最終的榮耀程度。
就這三個方面而言,青漓算是頂尖的了。
而黃氏的前兩個或許不盡人意,但在兒子這上頭,卻著實是叫人羨慕。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也不能光看著人家的好處,卻不瞧人家的苦楚——一個孤身女人,既要將兒子拉扯大,又叫他成器,這本身就極為不易。
此前,青漓也是聽人提過黃氏的,暗自敬佩的緊,這一回想起來,卻並不是因她這番波折起伏的人生,而是因章武候程青堯。
倒不是她少女懷春的時候,暗地裡愛慕過這位赫赫有名的侯爺,而是坊間流傳,這位章武候同皇帝之間……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皇帝稱帝之前,居於西北多年,章武候作為他的心腹之一,也是在西北紮根的。
皇子的婚姻之事皆要皇帝下旨,多半於十五六歲便會定下,可皇帝與先帝的關係何等尷尬,即使是臨近及冠,先帝也未曾下旨賜婚。
皇帝自己倒是不在乎,只一個人單著,倒也自得其樂。
章武候與皇帝相較,便是另一種情況了。
母親的榮耀與自己的未來一道壓在肩上,只是叫自己出人頭地便佔據了他人生的很大部分,哪裡會有心思娶妻生子,如此一來,自然也未曾早早成婚。
那時候還不曾有人說什麼,可到了後來,皇帝登基之後,坊間傳言便有些不對味了。
伴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流言不僅沒有消弭,反倒越來越盛。
一個坐擁天下的皇帝,沒有任何更進一步的空間了,不娶個女人生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守著皇宮,有意思嗎?
一個成功打臉渣爹的侯爺,又是皇帝心腹,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去娶個主母打理家世,只知道習練騎射,有意思嗎?
哎,他們不僅年紀相仿,此前關係還很好呢。
——好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