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元景:“……???”
母后餵飯的特權,就這麼沒有了?
他有些無助的扁了扁嘴,可憐巴巴的看向了青漓。
青漓被他一看,忍不住有些心軟,可也覺得皇帝說的有道理,就狠下心腸來,道:“聽話,不許拿這個胡鬧。”
皇帝頗有興致的看著兒子的小臉,還不忘自己吃一口飯:“怎麼,連你母后的話,都不聽了?”
元景:“……”
父皇果然是壞人!
兒子已經八個月大,也可以早早的教著說話了。
皇帝政務繁忙,青漓空閒卻多,而且很樂在其中,抱著元景,開始教他吐字。
第一個要教他叫的,當然是父皇跟母后。
青漓沒那麼善心,先教兒子叫父皇,皇帝要是想聽,就自己教去。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母后”二字還是有些饒舌,青漓也不為難他,只抱著元景,教他叫“娘。”
反正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非要計較具體叫什麼呢。
元景很聰明,青漓頭一次教的時候還有些不明白,再接下來幾次教的時候,就知道仔細看她的嘴唇與舌頭,跟著學了。
過了幾天,他就能像模像樣的喊她“涼”,雖然跟“娘”相比略有不足,可青漓還是很高興。
做母親的,只消見到孩子有進步,哪怕是一絲一毫,也會很高興的。
只是,等到第二天的時候,青漓就遇到了一點兒小情況。
元景早晨起的晚些,青漓正解開他的小衣服,為他換尿布的時候,就聽鶯歌入內,輕聲道:“娘娘,上個月宮中開銷的賬目已經送來了,您現在看嗎?”
青漓還沒吭聲呢,元景就不高興了,指著鶯歌“啊啊啊”的叫個不停。
青漓有點詫異的看了看鶯歌,卻沒找到他不高興的地方,又轉過頭去看他:“怎麼了,好端端的就生氣了。”
鶯歌也覺得有點冤,試探著問:“娘娘,小殿下……”
是不是有起床氣?
這一下可好,她話還沒說完呢,元景就很大聲的“啊”了一下,又一次打斷她了。
畢竟是從自己肚子裡出去的,青漓想了一會兒,就有點明白了。
“元景不喜歡別人稱呼我娘娘,是不是?”
元景咬著手指,很認真的“啊”了一聲。
青漓親親他的小胖臉,對鶯歌吩咐道:“那就改稱殿下吧,免得我們元景不高興。”
小孩子嘛,對於很多大人的事情是很難理解的。
元景覺得,母后教自己叫“娘”,儘管自己還說不清楚,但那也是他自己才能叫的,別人憑什麼叫?
——而且還是疊著字,示威一樣叫的,過分!
不許不許,就是不許╭(╯^╰)╮!
聽見母后這麼明白他的心意,元景很高興,馬上就笑著開始叫:“涼!”
之前,青漓還真不知道,他有這麼較真的時候,心裡覺得有趣極了,現下聽他叫“涼”,也一樣覺得高興,臉上的笑意始終不曾落下。
元景喜歡母后笑的樣子,只消得空,就“涼”“涼”“涼”叫個不停,惹得皇帝也跟著不平起來,晚上一有空,就教他叫父皇。
相對於母后而言,在這方面的態度,元景就要消極怠工一些,過了幾日,既叫不出“爹”,也叫不出“父皇”,偶爾被皇帝逼急了,才敷衍叫一句“呼呼”,氣的皇帝嘴唇上生了兩個水泡。
好在青漓在邊上勸導著,才沒有叫他們父子之間矛盾激化。
元景慢慢的學著說話了,青漓也著重開始教他,不是急匆匆的填鴨一樣的教導,而是春風化雨一般,潤物無聲之中,給予他一點薰陶。
習字的時間被她抽出來一半,用來背古詩給他聽,有時候沒事做,也會給元景唱兒歌,講故事。
不管他能不能聽懂,反正娘倆都挺高興的。
太醫特意叮囑過,小孩子是不能吃鹽的,自從元景出生以後,飯菜羹事都是御膳房仔細準備的。
這天晚上,一家三口吃飯的時候,皇帝看一眼端著小碗自己吃飯的元景,忽的笑了。
他自一側鹿雞同炒的小天酥中夾了一小塊雞肉,放到了元景的小碗裡,示意他嘗一嘗。
青漓斜他一眼:“幹什麼呢,他還小,不能吃帶鹽的東西。”
“沒事,”皇帝停下筷子,小心的避過了那兩個水泡,慢條斯理的擦了擦唇角,道:“就一點,不礙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