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第1/4 頁)
“呵呵,送到皇上那裡去怕是不妥吧?等你們把人送過去,黃花菜都焉了!”說話的男子看似二十多歲的青年,一臉桀驁不馴的樣子。
“李兄弟,你有什麼辦法?”大郎也沒有因他的話而有不悅,反倒是十分禮遇。
他們目前住的屋就是這位李兄弟的,按照淺淺和劉閣老他們的想法,這也是大郎第一個收服的物件。
雖然說話的態度仍然有些陰陽怪氣,但至於和他們是同心,想著將海寇趕走,還附近村民一個安寧。
畢竟人家被海寇被當地官員欺負了這麼多年,要讓他瞬間對朝廷對官員有信心也是不容易的。
對於這點,大郎都是很清楚的,他是窮苦人家出身,若不是萬不得一,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誰也不可能反朝廷。
“這些為官不仁的牲畜還留著做什麼,直接殺了就是了,而且你們當中的那位鄭大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人看到他和當地幾位官員甚是親密。”
李兄弟不掩飾他的私心,他就是想趁機把這幾位大人都給弄死。
畢竟這幾位大人這些年來,對周邊百姓所做的惡事真的是罄竹難書。
上國都說得倒是輕巧,到了國都,誰又知道是一個什麼情況,官字兩個口不說,還喜歡官官相護。
若是一次沒有把這些官員弄死,到時候他們再回來,事後追究起來,受苦的還不是他們這些百姓,以及這次幫忙大郎一行的人。
其實說來說去,李兄弟還是不信官員,不信朝廷的。
即使他現在幫著大郎,但也不過是因為他真的想解決海寇問題,但同時,他心裡也是堤防大郎的,官員的心思又怎麼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能夠猜到的。
大郎皺眉說:“我雖然被皇上派來圍剿海寇,卻也沒有隨意處置官員的資格,若是我動了手的話,皇上第一個饒不了我。”
他能理解李兄弟的心思,但是有些事情,他目前不能做,他本來就不是一個衝動的人,更何況到了如今的地位。
他衝動的後果,可能是連累家人,甚至還會連累到肅親王府,畢竟在所有人眼中,忠勇侯府和肅親王府是一體的。
他能做的就是把這些官員押回去,等候皇上發落,但不管怎麼樣,該他們付出的代價,他是一定不會讓他們逃過去的。
李兄弟望了眼大郎,沒再多說什麼。
一屋人將話題繞開,說起了這次被陷害的事情,大郎一邊和眾人說著應對之策,一邊想著,他失蹤的訊息傳到國都後,家裡人該擔憂了吧!
他很想給家人送一個信,但卻清楚,這時候的隱忍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的話,根本沒辦法將這些貪官一網打盡。
肅親王府這邊,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制好了火藥,調派了人手,送去支援大郎。
他們的這一番舉動,並沒有瞞著皇上,皇上得信後,笑得得意的和胤親王說:“看樣子這忠勇侯怕是真的遇上危險了。”
胤親王仍舊是不贊同的說:“皇兄,三思啊!有些事情做了,就不能回頭了。”
皇上臉色瞬間大變,望著胤親王斥責,“三思,再三思下去,這皇位就要拱手讓人了。”
胤親王勸說:“不會的!肅親王府就算心裡有計算,也不可能謀反,畢竟天下人都看著的。”
“哼,天下人,只怕這天下人,還覺得該是他肅親王府執政才好。”皇上陰戾的說道。
臉上盡是不滿,顯然可見,這件事情在他心中是多麼深重的一道枷鎖。
胤親王說:“怎麼會?臣弟遊歷這麼多年,百姓的心聲多少了解一些,對他們而言,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好,皇上是誰,他們並不在意。更何況當初的事情過去這麼久了,百姓又有幾人還記得。”
皇上仍然認死理的說:“哼,你說得倒是好聽,百姓不記得,那百官呢?你看看這些官員,十個裡面有六七個倒向肅親王府,現在連劉閣老都是如此,這個老匹夫,若不是看他是父皇留下來的,朕早就滅了他。”
胤親王十分的無語,劉閣老一直忠君,也遵先皇的遺命輔佐皇上,雖然從來不會參與到皇上和肅親王府的糾紛當中。
但是所做的事情,一直是維護皇權,利國利民的。
可是皇上為了拉攏谷大將軍,就琢磨著讓劉閣老的嫡孫女嫁給谷大將軍。這事瞞著直接下旨也就算了,還弄得劉閣老事先知道了。
谷府的事情,國都一些大的世家也都是清楚的,就連谷大將軍身邊的女人也是聽說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