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上還帶著檀香,應是從佛堂出來。比上次見的時候似乎老了許多,眉宇間那種哀氣沉沉的感覺更強烈。
而匡大夫人也是一臉的倦色,眼下都是青影。
整個匡家,瀰漫著一股死寂,比上次更甚。
匡大夫人身後站著的是兩個女兒匡如月和匡如歌,而那位匡二夫人,則不見蹤影。若是她記得沒錯,匡二夫人是程家的姑娘。
她眼神閃了閃,沒有問起匡二夫人。程世萬的事一出,最難做人的就是匡二夫人,一邊是孃家,一邊是夫家,夾在中間的出嫁女無論做什麼,都是不對的。
寒暄過後,她讓匡老夫人回去歇著。匡老夫人推遲幾下,見她真心體恤,感恩萬分。
老夫人走後,匡大夫人主動提起匡二夫人。
因為程世萬忘恩負義,匡老夫人要替子休掉匡二夫人。匡二夫人是程家的姑娘,多年來一直未曾改嫁。
出了這樣的事情,她對自己丈夫的忠貞全成了笑話。昨天夜裡,她一根白綾懸樑自盡,並留下遺書,生是匡家的人死是匡家的鬼。
半夜,下人們才發現她已死。那遺書被匡老夫人當場撕得粉碎,說匡家沒有這樣的媳婦。天還未亮,屍體就被匡家送還程家,還附上了休書。
鬱雲慈想起那個年紀不大,卻死氣沉沉的女人。也有些不忍,說起來,她也是犧牲品。或許程司馬在把她嫁進匡家時,就視她如棄子。
她苦苦守在匡家,定是想死後能與自己的丈夫合葬。誰能想到,一切到頭來竟然成空。除了死,或許她已沒有更好的選擇。
匡如月低著頭,抹著眼淚。
「公主,二嬸這麼多年來,一直守著二叔的屋子。她的情深義重,便是身為侄女的我,都心生佩服。可是程家…祖母堅決不肯原諒她…」
匡老夫人的態度很堅決,匡二夫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能佔著匡家兒媳的名頭。
匡老夫人的做法在情在理,她先失夫,再失子。且兒子死後的軍功還被家奴瞞下,怎麼不令她生恨。可是匡二夫人的一生也是悲慘,令人唏噓。
都是苦命的人,就是因為這樣,才不忍苛責任何一個人,讓人更難過。
孰對孰錯,已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怪只怪她是程家女,誰知道她當初嫁進咱們家來,是存著怎樣的心思?」匡如歌性子烈些,對程家已恨之入骨。
匡大夫人嘆口氣,看著兩個女兒。
「她也是個可憐人。」
匡如歌聽到這句話,紅了眼眶,沒有再說,轉過頭去。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匡二夫人在世時,對她們還是很好的。
都是上代人的恩怨,鬱雲慈真不知從何勸起。她環顧一下,問道:「程司馬確實過份,奪人用血換來的軍功,不能原諒。對了,那位李山將軍可還有後人在世?」
這話問得看似隨意,為掩心虛,她還喝了一口茶水。
「難為公主能想起他們,李將軍的家眷一直住在離匡家不遠的巷子裡。現在他冤情得雪,又追封安南將軍,宮裡和朝廷都有封賞,他們算是熬出了頭。」
匡大夫人答著,眼裡有欣慰。
鬱雲慈手中的杯子差點脫手掉下去,眼睫毛閃了閃。饒是心裡設想過這個可能,真正聽到耳中,還是覺得很難過。
甚至覺得胸口開始發酸。
「他的妻子和孩子們是什麼樣的人?」
匡大夫人沒有多想,公主是善良的人,應是替李山抱不平,所以才會多問幾句。
「李夫人曾是匡家的家奴,其實他們一家早除奴籍,可是她一直不肯離開。後來年事大了,母親再三催促,她才告老歸家。她膝下有兩子一女,一子習武,現在順天府當差。還有一子習文,在匡家任掌櫃。女兒也嫁在京中,家境尚可。」
「那很好。」她喃喃著,心裡越發的不是滋味。
「想來李家應該連孫輩都有了吧?」
「沒錯,李家的大孫子也是匡家另一個鋪子的掌櫃。」
鬱雲慈低頭,又抿一口茶水。匡家這茶是不是泡得太濃了,怎麼如此的苦澀?
「公主若是想見他們,臣婦派人過去傳話。」
要見嗎?
見了又如何?
她內心掙扎著,最後還是那股醋意佔了上風,點點頭。「如此也好,就見見吧。」
匡大夫人立馬派人去李家,約摸半個時辰,就見一位花甲老婦人在一位少女的攙扶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