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將人請進來後,水氏等人看清她的容貌,俱都吃了一大驚。劉寶珍本就嫉妒她的好相貌,回去只與水氏提她如何的無禮傲慢,半句不提她的長相。
是以,在水氏的想象中,一個傲慢據說還不得寵的侯夫人,必定是長相上差強人意。也就是仗著出身,背靠國公府和將軍府才能嫁進錦安侯府。
誰能想到侯夫人是這般的芙蓉玉面,仙姿佚貌。簡單的服飾,絲毫不掩她的貴氣天成,儀態萬千。女兒在她面前,被襯得黯然失色,土裡土氣。更別提其他的幾位姑娘,兩廂一對比,簡直是醜陋俗氣。
不只是水氏心裡沒了底,其他隨行來的夫人們都在心裡打著鼓。娶妻娶賢,納妾納色。若是妾室連正室的顏色都比不上,又怎麼能指望得到男人的寵愛?
鬱雲慈將她們的表情全部盡收眼裡,合著這些人是來探自己的虛實,順便推銷自己的女兒。她就不明白,嫁一個小戶當正妻,真的就比進高門大宅當妾要差嗎?
難不成這些人以為自己的女兒能進世家後宅當妾室,就能提攜到孃家?說句難聽話,妾室不過是隨意可以發賣的玩意兒,便是再得寵,還能越得過正室夫人。
這些人的想法,真令人費解。
水氏自認為對京中的事情瞭解得多,將道聽途說來的傳言與面前的女子一比對,發現怎麼都合不起來。
不是說行為不檢點,差點被侯爺休棄?不是說為人刻薄,不敬繼母嗎?
怎麼如此一副萬事順遂,面泛桃花之相?
在場的夫人們都是過來人,哪裡看不出一個女子被丈夫寵愛的模樣。侯夫人滋潤的臉寵,一看就是深得侯爺的疼愛。
水氏的心開始發堵,因為自己是庶女的緣故,她生平最討厭的就是出身好又命好的女子。比如說她的嫡長姐,比如說眼前的侯夫人。
幾位夫人阿諛奉承的話說了一大堆,見鬱雲慈始終淡淡的。既不主動問話,也不隨意跟著她們的話題走。
她們心裡越發的沒底,若說侯夫人不明白她們此行的目的,那是說不通的。女人對於此種事情最為敏感,只稍看上一眼,就能瞧中端倪。是不是正是因為侯夫人知道她們的想法,暗生惱怒,所以才不接她們的話。
京外的婦人們,比起京中有過良好教養的夫人們不同。繞了一圈的話,見還是沒有達到目的,不由得心浮氣躁起來。
對於她們來說,這次機會千載難逢。
錯過這一次,想再碰到貴人,不知是猴年馬月。
一位面黑些的夫人把心一橫,開始意有所指地把話繞到劉夫人的身上。讚歎劉夫人賢慧,是劉縣令的賢內助,上個月還替劉縣令納了一房美妾。
又說什麼女子當如劉夫人,不嫉不妒,賢慧大度,是女子的楷模。
鬱雲慈抿著茶水,心中好笑。
就這幾位姑娘的姿色,放在小地方還算不錯。可是在京中,她敢說,有些人家的丫頭都比她們長得好。
劉寶珍在幾人當中,是最為出色的。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家世長相。但在她看來,姿色不過爾爾。
「劉夫人確實是賢慧,想必亦是一位慈心的嫡母。」
她淡淡地說著,不期然看到劉夫人變了臉色。其他幾位夫人臉上亦是精彩,進奉縣的人哪個不知道劉大人懼內,妾室的姿色都極為普通。
剛才那黑臉婦人說的什麼美妾,不過是個有些姿色的奴籍女子。劉大的另外兩個妾室,則是劉夫人的陪嫁丫頭。
至於庶出子女,一個都沒有。
從幾人的表情中,鬱雲慈就能猜出事情的大概。這位劉夫人表面上大度,實則在後宅上必是把控得十分嚴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位縣令夫人真令人無語。
「我們侯爺一直忙於公務,我有心想替他置辦妾室,又怕不合他的心意,憑空惹他不快。若是侯爺有瞧中的女子,我必定二話不說,立刻掃屋佈置,抬她進門。」
她倒是很想拿出現代人的氣勢,說什麼在她這裡只有守寡,沒有與人共侍一夫的道理。
但這是古代,與其敗壞自己的名聲,還不如把麻煩丟給惹麻煩的人。這些人聽到她如此表態,必會去侯爺那裡下功夫,她就坐等著她們鎩羽而歸。
要真是侯爺想享其人之福,哼…她可不奉陪!
果然,幾位夫人在她這裡得了話,告辭離開後。私下都對自己的女兒耳提面命一番,大意是想法子入侯爺的眼。
只要侯爺看中了,侯夫人那裡就好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