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子,所以她幾乎是將這位太上皇供起來的。
而且榮登後位,自然少不了一些皇宮貴族、大臣親眷們的賀禮。若是原本親王妃亦或是太子妃的時候,她還能夠找個理由拒絕。但是,身為皇后,這些卻是必要的形式。
此番行為不僅僅是祝賀,她們還會想著能不能從她這個皇后身上知道一些帝王的態度。若是她拒絕,怕是會讓一些本身就不乾淨的大臣心中難安。甚至會在李世民登基之初,便做出一些讓人無法挽回的事。
而且,以她溫良的性子也應當不會拒絕。不過,現在她不再是‘親王妃’、‘太子妃’,而是‘皇后’溫良雖好,卻也不能失了身份,有損威嚴。與那些夫人女眷們相處的態度,也要有幾分改變才行,這個度要把握的好。
長孫無垢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整日整日的操勞讓她的身體感覺到了幾分疲憊。本身她的身體便不是極為康健,一直這般···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她總是想著為李世民打理好所有的事情,透支了多少精力,又怎麼可能長壽?這也算得上是慧極必傷的一種。
想到今日所見的那些夫人們提起的楊氏,她的眼眸閃了閃。長孫無垢其賢惠大度在歷史上聞名,不忌不妒才是最主要的。這歷史上的帝王,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外,還有誰能夠真正的做到‘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她不曉得那些婦人為何將李世民對李元吉的夫人楊氏有好感傳到她的耳中,但是既然她聽聞了,就不能當做不知曉。楊氏怎麼說也是頂著李世民弟媳身份的女子,她出面總比李世民親自出面要好看的多。
長孫無垢喚來琴瑟,讓她安排一下人,護送她出宮前往齊王府。這位在兩方兵戎相見之時,卻依舊能夠吸引李世民視線的人,也定然不能夠小覷。
如果說長孫無垢無論在哪本史書上都當得起賢內助之名記載極為詳細做對比。這位楊氏在很多史書上都是晦澀難明。她雖說曾為李世民誕下一子,但是她的封號卻一直是隨著李元吉變化的。李世民對她到底何種態度,她也不甚明瞭。
收斂了眼眸中的幾分複雜的情緒,長孫無垢唇角微微勾起,她只需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
齊王妃楊氏,果真如同記載的那般美豔,是一個只靠面容便讓人無法忘記的女子。這般絕色能夠吸引李世民的視線也無可厚非。在長孫無垢說出自己想要將她接入宮中服侍皇上的打算時,楊氏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感,反而帶著幾分欣喜。
這讓長孫無垢準備的一些話語都沒有出口的餘地,不過目的已經的達到了。
李世民踏入立政殿之時,迎接他的就只有服侍的宮女太監。聽聞長孫無垢出了宮,並沒有太多的擔憂。他早已經將李建成與李元吉的餘黨屠殺殆盡,甚至連他們府中的男嗣都沒有放過,留下的也就只有一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女人。就算出現刺殺的事件,他安排在她身邊的那些護衛也不是擺設。
李世民安排了太監將奏章移到立政殿中,他在殿中一邊處理著政務,一邊等待長孫無垢回宮。長孫無垢也是剛剛移居到這皇后的居所,房間中並沒有太多屬於他的氣息。偌大的宮殿,倒是顯得有幾分空曠。李世民想著要賞賜一些什麼來裝點這宮殿,否則以長孫無垢簡樸的性子,怕是不會想著為自己添置些什麼。
長孫無垢帶著楊氏走進殿內,原本想要讓她梳洗打扮一番再見李世民。卻不料,剛剛踏入立政殿便看到了李世民的身影。四目相對了一瞬間,長孫無垢下意識的移開了自己的視線。
倒是她身旁的楊氏,眼眸流轉著光芒,看著那一身龍袍的男子。雖說他人沒有任何的變化,只不過換了一身裝束,在她看來卻是比原本俊逸太多。
李世民原本準備起身,卻在看到長孫無垢身邊的人時止住了自己的動作。
“參見皇上。”接觸到李世民的視線,楊氏連忙耳盈盈施禮。女子面上那因為羞澀出現的暈紅如同上好的胭脂一般,越發讓那張美豔的面孔光彩奪目。
“起身吧。”李世民的視線在楊氏身上停留了片刻便移開,看向長孫無垢,眼眸中劃過什麼。但是由於太過迅速,連他自己都不知曉那一瞬間自己的情緒。
李世民這般不冷不熱的態度,顯然與楊氏自己心中預料中的也相差太多。但是她又不敢在他的面前表現出來。原本他是秦王,她是齊王妃的時候,兩人還有著平等的地位。現在卻已經相差甚遠。
“妾聽聞楊氏姿容絕麗,言行也是極為端莊大方,想來皇上······”長孫無垢為楊氏解圍,對於現在的場景她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