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息時還真不缺願意給她透露內幕的人。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她才否決掉了孫家。
她剩餘的時間則去打聽起了另外兩家。安寧覺得她有點事做也挺好的,省的一直唸叨她。周李氏對她這個女兒愛的表現方式之一就是嘮叨。雖然前世沒體會過多少母愛的她對此很感動,但經常這樣也是受不住啊。
在周李氏磨刀霍霍一心要給弟弟找好妻子的時候,安寧一天中的主要工作便是料理田地、練字、外加刺繡。繡姐兒也時常上門尋她,在收到安寧給她準備的那份筆墨後,她過後幾天又送了安寧一些手帕和各種花的絡子。
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時間很快就滑到了七月,村裡第一所學堂正式開門。
村長將醬油收益又拿了些出來,因此村裡人上學的束脩從原來的每個月兩百文變成了每個月五十文。因此送孩子來上學的又多了一些。他們也不求自己孩子能中秀才,不當睜眼瞎,不被人騙就滿意了。
安寧發現除了她和繡姐兒,還有另外四家的女兒也都被送來,都是十歲以下,最小的一個是七歲。其餘六十多個,都是男孩,最大的甚至有十七歲,最小的則是五歲。
就算減少到了五十文,許多人還是捨不得花這點錢給閨女上學,上學後的筆墨再節省一個月也要幾十文,對於這些人家來說,還不如把錢拿來買幾十個雞蛋全家一起吃了。因此能送女兒來的,要麼家境不錯,要麼是真心疼愛女兒的。
安寧掃了一圈,發現她和那四個姑娘都不太熟,繡姐兒倒是和最小的那個春蘭玩的不錯,還笑嘻嘻地做介紹人介紹他們認識。
春蘭家境不錯,在村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家中不僅有五十多畝田地,在城裡還有一間店鋪,家裡做的是米糧的生意。她一張蘋果臉看上去就十分討喜,還笑眯眯地請她們兩個吃自己帶來的綠豆糕。
三人坐座位的時候乾脆坐在一起,另外三個女孩子則是坐她們後面。
幸好這屋子夠大,裝下七十人沒什麼問題。先生姓李,還是村長的遠房親戚,三十多歲的樣子,性格有些嚴厲,對孩子倒也耐心。
上課之前,沈家的一個管事還過來說了通話刷了下存在感,只是說話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準備過的,文縐縐的,聽得好幾個調皮的男孩都直翻白眼。翻譯成白話也無非就是好好感念沈家的恩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類的。
不過玉山村太小,沈家估計也看不上,因此也只派了這小管事過來。
這管事說完後,換李文李先生講話。
忽略掉一開始的拜聖人畫像等步驟,等正式上課的時候,半個早上已經過去了。
第一堂課上的便是三字經,書聲琅琅,別有一番味道。沈家捐獻了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這幾個開蒙用的書籍,每本書都送了十二本,李文分一分,大概六個人用一本。
學堂也就是上半天的課程,畢竟村裡孩子平時也得幫忙幹活的,上一整天家長也不願意。
結束後,大家認了三個字,背了背幾段三字經,程序有快有慢。幾個女孩子還笑著說回去後在沙子上練字呢。
至於書籍,因為擔心小孩子不小心弄壞,李文在下課後便收了起來。
春蘭也是嘟著嘴抱怨說書被收走後都沒法認字,她擔心她記不住。
安寧想起了前世所使用的黑板和粉筆,心中不由一動。
倘若她將黑板和粉筆弄出來,那不就方便大家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複習嗎?李先生上課也多了不少便利,這兩樣東西又不難做,畢竟她沒打算一口氣弄出現代黑板。
越想越覺得可行,安寧便回家找舅舅去了。
☆、第三十一章 可惜了
她同舅舅一說,李南覺得弄這個和先生打好關係對他們家有利無害,興致勃勃地找出了木板和黑漆。這時代的漆一般是在從漆樹上取出的生漆加上桐油、顏料等東西。
李南將長長的木板給磨平,然後一邊又一邊地塗上黑漆,務必使得木板能夠更加光滑。
在塗抹得差不多等待自然風乾時,安寧則是找到了一些石灰,加水後做成粉筆的形狀,雖然質量肯定比不上現代粉筆,但也勉強可以使用了。
等黑漆徹底風乾,安寧試著用簡易粉筆在簡易黑板上寫了寫,然後滿意地點頭——成果還是可以的。
李南將長長的木板截開,做成了兩個四米長的黑板和一個兩米長的。兩米長的直接放安寧房間的書房中,正好留著大家一起使用。
安寧還同樣給自己留下了一些粉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