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4 頁)
楊老師見何方芝鎮定自若的樣子,“你呀,心眼可真多。”
何方芝笑笑,“我這不是投其所好嘛。”
楊老師也沒說什麼。以文會友,自古有之。倒也不算什麼。
等楊老師也走了,張向陽坐到病房,握著媳婦的手,“還是你厲害,我都沒想到用這一招。”
他知道吳主任喜歡書法,也知道吳主任熟讀古書,但是他自己並不擅長。所以以前也都是千方百計找書送過去。
但喜歡書的人,自己恐怕早就收集很多。他送過去的那些,恐怕吳主任早就有了。
倒是書的批註是新穎的,怎麼都買不到的。他媳婦是古人,雖然不是明清之人,但對於古代的生活習慣,封建思想,比他們這些現代人要了解許多。她的觀點和角度肯定能讓人耳目一新。
“客氣什麼。咱們是一家人啊。”
滿月酒後,吳主任和何方芝倒成了忘年交。
兩人都是熟讀百書,對各種書法都很有研究。
他們先是從紅樓談到明清習俗,再到唐宋文化,最後講到漢代。
說起漢文帝,兩人明顯有了分歧,“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儉樸,廢除肉刑,漢朝漸漸變得強盛安定。百姓富裕,天下小康。他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對這個想法,何方芝嗤之以鼻,“《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中記載,竇姬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
她頓了頓,“由此可見,這漢文帝是個薄情寡義之人。登帝兩月,四子皆亡,全是原配嫡子。他縱有萬千功德,但殺原配嫡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吳主任梗著脖子道,“也未必是他下的手,古人重血脈,也許是旁人動的手。”
何方芝敲擊了下桌面,“如果只死了一個兒子,還能說他大意。可四個兒子接連病逝,就不是大意二字可以概括的了。他根本就不把這四個兒子放在心上,更確切的來說,他希望四個兒子給他寵幸的竇姬之子讓位。簡直枉為人父。”
吳主任訕訕地道,“大約他只能算得上是個好皇帝,卻不是好父親吧。”
“皇家卸磨殺驢之事自古有之。”
吳主任沉吟一會兒,“上面給我們各位教授佈置任務,要我們每人寫一個劇本,我看我不如就寫漢代吧。”
何方芝有些詫異,“你以前不是很欣賞武則天嗎?寫她多有意思。怎麼想起寫漢代了?”
吳主任嘆了口氣,“一代女皇,我當然想寫。可寫了又拍不了。也是浪費。”
張向陽聽到兩人的交談,立刻湊過來問,“為什麼播不了?”
吳主任摸了摸自己的腦門,“上面還沒有放開。”
雖然數字幫是消滅了,可封建階級統治國家這種電視劇,自然不可能播放。要不然電視裡的人穿著錦衣華服吃著山珍海味,看電視的人卻穿著粗布麻衣吃糠咽菜。這不是解放,這是倒退。
何方芝有些奇怪了,“那你寫漢代就行?”都是封建階級統治,唐代不行,漢代就行?這說不通啊。
吳主任淡聲解釋,“寫漢武帝時大興巫蠱之術,估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說到底,吳主任也是借題發揮。當初他下放就是因為看到亂了套,寫了點不該寫的東西,被紅衛兵斷章取義。他想借著寫劇本,排解心中的憋屈。
何方芝勸他,“吳主任,要不再等等吧。說不定過個幾年,就能寫了。”
吳主任卻已經打定了主意,“我先寫著試試。反正也是應付交差。”
何方芝和張向陽對視一眼,都拿他沒有辦法。
等他走了,張向陽仔細回想了下,“前世這段時間沒有播過古代的電視劇或電影。”
“那就好。”上面不播,吳主任才不會被人盯上。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的支援,麼麼噠
第 85 章
九月份開學沒見天; 張向陽就從同學那邊聽說劇本的事情。
“聽說這次選上的劇本是秦老師的《翠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選角。”
“說不定咱們也能選上; 不是說選年輕人嗎?我們這年紀剛剛好。”
“那可未必; 人家不會去話劇團選嗎?怎麼會選我們這些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