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少值,若非陛下這道旨意,過幾日,李少值就會託媒人去孝王府中提親。”蕭氏答了一句,道:“不論李世民最後娶不娶永豐公主,對她來說,都不是一樁幸事。”
“為何?”面對楊廣的詢問,蕭氏道:“娶之,永豐公主所嫁非自己所愛之人,心中必然痛苦;不娶,李家固然被誅,永豐公主名聲亦會受損,以後難再嫁人;既然彼此皆非對方命中註定的那個人,陛下又何必勉強呢。”
楊廣眼眸微眯,冷言道:“所以依皇后之意,是要朕收回成命,任由天下人恥笑嗎?”若換了一個人與他說這些,這會兒早就已經人頭落地了,能夠毫無顧忌在他面前言語的,也就蕭氏一人。
“臣妾知道此事令陛下很為難,但您收回旨意,不止可以成全兩對有情人,更可以得到李淵絕對的忠誠,何樂而不為?”
楊廣思忖半晌,搖頭道:“不行,君無戲言,既然下了旨,就沒有收回之理。”
對於他的拒絕,蕭氏毫不意外,若楊廣這麼容易被說服,韞儀也不會在她這裡跪上一日夜了。
“陛下能否告之臣妾,為何要突然傳李淵入京,又為何下旨賜婚,可莫要告訴臣妾,是一時心血來潮。”
楊廣猶豫片刻,沉聲道:“山西、河東兩地頻頻作亂,形勢一日比一日危及,朕召李淵入京,是欲將十三郡兵馬交給他,讓他替朕平定兩地之亂,賜婚永豐也是對他一家的看重,偏偏李淵不知好歹!”
蕭氏頷首道:“這麼說來,若李淵死了,山西、河東將會無人平亂?”
楊廣臉色微微一變,冷言道:“他李淵雖有幾分才能,但朝中未必沒有及他之人。”
“朝中及李淵之人,自然不少,但他無疑是最合適的那一個,否則陛下也不會千里迢迢召他入京,最難得的是,李淵陛下一片忠心,連這樣的稀世之寶都願意獻給陛下。”蕭氏所指的,自然是那個寶碗,停頓片刻,她又道:“殺了李淵父子,對陛下而言,有百害卻無一利。”
楊廣何嘗不知這些,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要他自摑嘴巴,收回旨意實在是……。
蕭氏亦看出了楊廣的心思,道:“難道陛下的顏面當真比這大隋江山還要重要嗎?若大隋江山敗落,陛下莫說是顏面,只怕連性命都難保。”
楊廣臉頰一陣抽搐,冷聲道:“大隋江山穩如磐石,固若金湯,區區幾個刁民怎可能將之顛覆,皇后莫要在這裡危言聳聽。”
“臣妾雖長居宮中,對於外面的形勢也略知一二,大隋江山若當真穩如磐石,陛下就不會遲遲沒有鎮壓山西、河東的作亂,大業十年之時,亦不會匆匆自高句麗撤兵;如臣妾直言,如今的大隋已是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陛下若再不善加治理,任用賢能,情況只會越來越糟。”說到此處,她神色複雜地道:“這番話,就當是臣妾還陛下這些年來的眷顧;臣妾言盡於此,聽與不聽,由陛下自己決定。”話已經說到了極處,如果楊廣還不肯聽,她亦無能為力。
楊廣一言不發地望著蕭氏,許久,他道:“這算是求朕嗎?”
蕭氏淡淡一笑道:“陛下認為是就是。”
第兩百二十四章 收回成命
楊廣長嘆一聲,用力抹了臉,帶著一絲深重的無奈道:“難道朕當真要自食其言,收回聖旨?”
蕭氏想一想道:“臣妾倒是以為,陛下不如再下一道旨意,分別賜婚李世民與永豐公主,成就兩樁美滿姻緣。”
楊廣擰眉道:“你的意思是讓朕賜他與長孫氏成親?”
“正是。”蕭氏道:“這樣也可有助陛下拉攏李淵,讓他成為陛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楊廣苦笑道:“你說得頭頭是道,朕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停頓片刻,他點頭道:“好吧,就依你的話,朕明日就放李淵父子出天牢。”
蕭氏暗自鬆了一口氣,欠身道:“陛下英明!”
“英明……”楊廣喃喃重複著這兩個字,盯著蕭氏眸光深深地道:“這還是你第一次對朕說這兩個字。”
蕭氏沒有接他的話,只道:“臣妾代永昌公主與唐國公謝過陛下。”
楊廣嘆了口氣,握住蕭氏的手道:“未央,你還是不肯原諒朕嗎?”
蕭氏知道他在是說梅雪那件事,殺女之仇,非死難忘;當然,在這種時候,她不會說這樣激怒楊廣的話,只道:“有些事情,不是說原諒就能原諒的。”
楊廣臉色一冷,旋即已是暖如外面不時拂過的春風,信心十足地道:“無妨,朕與你還有許多時間,朕相信總有一天你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