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於是,童老夫人道:“十三歲,也不算小了。祖母當年就是十三歲嫁給你祖父的。而且啊,咱們寧朝早有規定,女子十二歲就可以成親了。全天下十三歲成親的人多得是。”
如果是小門小戶的人家,家裡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每那麼喜歡的話,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會答應下來了。像房家村,姑娘家基本上都是十三四歲就成親了的。只是,房言家又要另當別論了。一來,他們家早已經不是小門小戶的人家了。二來,她父母對她都寵愛得緊。想要十三歲就讓她嫁過去,真的是痴人說夢了。
童錦元道:“祖母,還是再等上一兩年吧。”
童老夫人有些失望的道:“還要再等上一兩年啊,祖母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呢!”
童錦元連忙道:“祖母,快別這樣說,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心裡的希望落空了,童老夫人又嘆了一口氣,道:“不成親,至少要先定親啊。姑娘家十三歲都要定親了,你要是不定下來的話,到時候萬一那姑娘家反悔了怎麼辦?”
這樣的事情童錦元還沒有問過房言,所以不好妄下結論。只能沉默以對。
童老夫人見自己孫子這番模樣,問道:“對了,到底是哪家的姑娘?祖母聽說過沒有?是京城的還是咱們魯東府的?”
童錦元想著自家祖母早就吃過言姐兒家的東西了,不過,卻是沒有見過言姐兒的。
“是咱們魯東府的。”
童老夫人問道:“魯東府?哪一家的?你說一說,說不定我還能有些印象的。”
對於再具體一些的問題,童錦元就沒有作答了,而是說道:“如今萬事都還沒定下來,孫兒還是不先說出來那姑娘的名字了。怕壞了人家的名聲。”
童老夫人見孫子嘴巴如此的緊,也知道自己再怎麼問也問不出來什麼了。於是就沒再問了。
當天晚上,童老夫人越想越覺得奇怪。總覺得有些什麼事情是她沒想通的。過了年之後,她孫子突然就來到了京城,而且一住就是這麼久。可是她沒聽說京城的生意出現什麼大問題啊!
這倒不是說她不希望自己的孫子住在京城的,她是非常歡迎自己的大孫子常住的。只是,若是以往的話,自己的孫子早就回魯東府或者去外地視察生意去了,可是今年卻安安穩穩的待在了京城。這其中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
可是孫子又說喜歡的姑娘是魯東府的……若是那姑娘是京城人士的話,一切都還能說得通,若是魯東府的,那她孫子為何會留在京城?難道是要做一些其他她不知道的事情嗎?
等到第二天早上大兒媳常氏來請安的時候,童老夫人又提及了這些事情。
“最近咱們家京城的生意出了什麼問題嗎?”
常氏一下子被問的愣住了,想了想之後,說道:“沒聽說出現什麼問題啊。”雖說家裡的生意都是二房在管著,但是京城這邊的,他們也會管著一些的。
童老夫人有些不解的皺了皺眉,說道:“既然沒出現什麼問題,那麼元哥兒來京城做什麼了?”
關於這個,常氏跟童老夫人有同樣的困惑,不過嘴上還是道:“元哥兒來京城最重要的自然是來看您來。其次就是查查賬簿,視察一下京城的生意。只不過之前都是年中來查賬的,這次倒是年初就來了。”
童老夫人聽了這話,看向了常氏,問道:“所以,你知道元哥兒這段時間都做了什麼嗎?”
這個問題常氏就有些不好回答了,要是說的太清楚的話,等自己的婆婆反應過來的時候要說自己監督侄子的行蹤了。要是不說的話,又讓自己的婆婆覺得自己管家不利。
想了想之後,常氏道:“母親,兒媳整日在家裡管理府裡的事情,再加上天氣冷,未曾出門,是以不知道元哥兒去做了什麼。不過,元哥兒每日早上倒是早早的就出門去了,也見了京城店鋪的管事的。”
童老夫人見自己的大兒媳說的資訊也沒什麼用,索性直接問道:“你可曾知道元哥兒到底是看中哪一家了?”
常氏沒想到自己的婆婆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的,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婆婆不知道的話,她就更加不知道了啊。
“兒媳不知,只去歲聽母親說快要定下來了,但是具體是哪一家兒媳卻是不知道的。”
童老夫人見得不到答案,有些著急,嘆了一口氣說道:“哎,也不知道你弟妹他們是不是在騙我呢,到底有沒有那樣一個姑娘啊。”
常氏心中一動,說道:“母親,您何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