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1/4 頁)
今年過年,房大郎沒能回來,只有房二郎回來了。一家人過了一個不是非常團圓的年。
年底結算的時候,收益又更上一層樓了。因為房大郎、房二郎和房言三個人沒有成親,所以野味館的收益並沒有給他們分成。但是水果齋的分成房言卻是分好了的,不過也只給了房大妮兒,並沒有給房大郎和房二郎。房言準備等他們以後成親的時候再給他們。
房林考了幾次秀才都沒有考上之後,一家人索性商量了一下,不再讓房林繼續讀書了。如今好歹也算個童生了,不至於完全只是個白身。這倒不是房南不讓他讀,而是他自己不想讀了。說實話,在兩年前他就不想讀下去了,要不是他爹以及堂哥讓他多讀一些書,他可能早就不讀了。
年後,房林被房二河放在了縣城的店鋪裡面當個學徒。當然了,對於自己的侄子,房二河不會讓他永遠都當一個學徒的。剛剛做事的年輕人還是要腳踏實地一些比較好。
等房林跟著掌櫃的學好了之後,肯定是會讓他獨當一面的。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
過了年之後,房二河就開始聯絡鏢局往京城護送他們家的葡萄酒了。兩萬斤葡萄酒全都運到了京郊的莊子上,光是路費就花費了幾百兩銀子。剩下的酒要在後期陸陸續續的送過來。等到所有的葡萄酒都已經差不多運送完畢之後,房二河一家人也來到了京城。
京郊的莊子上如今是一片白色的大棚,開啟門之後,裡面暖烘烘的,跟外面彷彿不是一個季節。野菜也長得非常的好,綠油油的,很是喜人。
這裡的土已經不是原來的土了,自從房大郎考上了狀元之後,房二河和房言他們回家之後,就把家裡的土運送過來一些。如今經過幾個月的過度,早就已經長得非常的好了。
李大槐之前一直都在侍弄著這些土地,其實也有些不太明白主家為何會花那麼一大筆錢來安裝大棚這樣的東西,安裝上不說,裡面種的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是野地裡生長的野菜。這也是因為他一直住在京城,沒有見識過房言家在鎮上、縣城以及府城的生意,如果見識過的話,就絕對不會覺得這樣非常的浪費了。
不過,說實話,主家種的這些野菜的確是要比外面的好吃的。
開張前的準備事宜還有很多,房言忙得團團轉。京城是天子腳下,他們行事也更加的小心謹慎。
蕭如玉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在蕭夫人的默許下跟房言一起忙一些開張的事情。一開始看到房大郎的時候蕭如玉還會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慢慢的,見的次數多了,也就好了。
蕭如玉越跟著房言做事,越覺得房言不是一個簡單的姑娘。算賬、盤點,這些事情都是信手拈來的。開張那麼忙的事情,可是到了她的手裡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而且那些下人們還都非常聽她的話。
這讓蕭如玉越發的好奇起來。
下午回到將軍府,蕭夫人問起來房家開張的事宜,蕭如玉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總覺得他們家的生意好像是言姐兒在做主一樣。”
蕭夫人似是覺得自己聽錯了,問了一遍:“你剛剛說誰?”
蕭如玉抿抿嘴,看著她娘,道:“或許是女兒看錯了吧。言姐兒今年才十三歲,怎麼可能家裡的生意都是她在忙呢。”
蕭夫人這回算是聽清楚了,道:“言姐兒在做主?”
想了想,蕭如玉又覺得真的是言姐兒在做主,於是道:“是啊,女兒覺得是言姐兒在做主。我看房叔和房嬸兒都沒怎麼在管事兒的,就連,嗯,房……房翰林都好像對店鋪的生意不怎麼上心。”
蕭夫人聽了女兒的話,第一反應也是不信的。但是,她沒急於否定,而是想了想房言那個小姑娘。越想越覺得房言聰慧的不像個小姑娘似的。不過,若是說她才是掌管家裡店鋪的人,會不會有些誇張了?
“你可知其實房家並不像京城中傳言的一樣窮?”蕭夫人看著女兒問道。
蕭如玉聽了這話愣了一下,說道:“不知道。不過,女兒為什麼要知道這個,只要能讓我嫁給房翰林就好。”
蕭夫人點了點頭,道:“嗯,看他們下聘時送來的禮就知道了。而且,娘去打聽過了,他們家在京郊有好幾塊地。府城的店鋪一年也賺不少錢的。估計一年能有幾萬兩銀子的收入。說不定比咱們家一年賺的還要多。”
這樣的話蕭如玉不太愛聽,有些生氣的說道:“娘,您打聽這樣的事情做什麼?我是喜歡房翰林,又不在意他們家有錢沒錢。”
蕭夫人聽了女兒的話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