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第1/4 頁)
不然的話,她也不可能在高大爺人生中最落魄的時候,毅然回到高大爺身邊,陪他度過那段最黑暗的時光了。
現在,高大爺走了,高大娘被生離死別的痛擊倒了。頓時覺得自己的靈魂也被帶走了一般。
她的世界崩塌了。
高大爺下葬的頭幾天,高大娘沒有哭也沒有鬧,就一動不動他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說話,看那樣子好像是要餓死自己,跟高大爺一起去了似的。
韓明秀哪忍心看著她這麼作踐自己啊,只能忍著心中的悲痛,耐心地安慰她,勸解她……
周嬸和何莉姐她們也輪流過來陪伴高大娘,都勸她看開些,節哀順變。
然而,失去親人的痛苦,又豈是別人勸解幾句就勸解得了的。在看到高大爺去世的那一刻,高大娘的心就碎了,整個人的精神也崩潰了。憑誰說什麼,她都不理會,還一連好幾天都不吃不喝,似乎想一心求死似的。
韓明秀沒辦法,只好請來護士為她打葡萄糖維持生命,免得她真被餓死了……
家裡突然出了這樣的狀況,韓明秀肯定不能像原來一樣在第一線工作了。
她特意跟校長申請,把自己調到了後勤。這樣,她就不必每天都按時上班,可以隨時在家裡陪著高大娘,照顧高大娘了。
幾個孩子也都很懂事,每天放學回家,都待在姥姥的房間裡,跟他們的媽媽一樣,安慰著、陪伴著、照顧著姥姥……
家裡沒有了往昔的歡樂和笑聲,這幾個月,家裡的氣壓一直很低迷,每個人都沉浸在悲痛中,小雙更是因為這事兒受到了標準體重,這大概就是這幾個月來唯一值得人欣慰的事了……
過年的時候,高大娘才漸漸地打起精神,開始接受了老伴已去這個殘酷的事實,接受沒有高大爺的生活。
只是,因為老伴兒的去世給她的打擊太大。她還是無法完全從悲痛中徹底走出來,跟從前相比,高大娘的話少了很多,笑容也少了很多了。只要別人不跟她說話,她就從不主動跟別人說,整天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就像是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一般,甚至連動作都有些機械化了。
韓明秀知道高大娘對高大爺的深厚感情,也能體諒高大娘此時心中的銳痛,所以一直耐心地陪在她身旁。像一個溫柔孝順的女兒似的,整天都在為怎麼哄她開心傷腦筋。
韓明秀的這些舉動,高大娘都看在眼裡了,雖然她沒說什麼,但是心裡還是很感動的。
還有那幾個孩子,他們是如何思念姥爺,如何照料她這個姥姥的,她心裡也都有數。
時至今日,她既恨上蒼,因為上蒼帶走了她相濡以沫的老伴兒,讓她失去了此生的摯愛。
但她又感激上蒼,感激上蒼幫她把韓明秀他們一家子帶到了她的身邊。讓她在有生之年體會到了兒孫繞膝的溫暖,要不是有他們娘幾個,她早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跟老頭子一起去了……
看到高大娘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韓明秀突發奇想,想選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蓋一棟大一點的別墅,讓高大娘換一個環境生活。
現在這個家,到處都有高大爺的影子,高大娘睹物思人,不難過都怪了。要是給她換一個環境,興許她對高大爺就不會這麼念念不忘了……
產生這個想法後,她立刻找到崔廠長,讓崔廠長幫她打聽著,看看首都哪兒有賣地皮的。她打算買一塊大點的地皮,蓋一個花園別墅,讓高大娘儘快住進去,換個環境,換種心情。
崔廠長幫她留意起來,首都很大,風景好的地方也很多,但想買到一塊合適的大地皮並不容易。大地皮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要看運氣,靠碰!
她過年時交代給崔廠長的這個任務,直到轉年的五月份,崔廠長才找到一塊合適的地皮。
這塊地皮位於頤和園那兒,原是一個糖廠,只是後來糖廠解體了,破舊的廠子留著也沒什麼用,就只能賣了。
除了這個廠子,廠子後面的那塊小樹林地和十多畝甜菜地,外加一個爛池塘也跟著一起賣。
連廠子帶地再加上小樹林和池塘,總共有二十畝地左右,足夠建一個園林式的別墅了。
韓明秀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買下了這個廠子這片地,隨後請來工程隊,幫她設計別墅的圖樣,準備建一個漂亮的別墅。
她建別墅不光是為了哄高大娘開心,也是為了提高他們自家的居住情況,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另外,這也算是一種投資,因為她知道後世的房地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