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情緒。
在二姐的好言安撫下,韓明秀總算是消氣了,她嗑了一把倭瓜子兒,又跟二姐說了一會兒話,看看二姐婆家人差不多下班了,才離開二姐家。
下一站,她去了新華書店,她寫的那本現在應該已經出版發行了,她想看看書店裡有沒有賣的,要是有的話就買幾本,一本給霍建峰郵去,一本送給周叔,還有一本給崔經理家的孩子,另外自己也留幾本當做紀念。
畢竟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處女作,還是蠻值得收藏的!
來到新華書店後,跟售貨員問了一下,別說,還真有,還是新進來的呢。
韓明秀一口氣買了十本,這個時候的書真便宜啊,二三十萬字的一本書,才賣五毛錢一本,跟白送的差不多了。
買完自己的書,韓明秀又在新華書店轉了一圈兒,給周叔挑了一些適合他閱讀的書籍,自己也買了幾本當下流行的書,如、、等等,留著沒事兒的時候打發時間。
買完書,她去了周家。
這個點兒,別的掃大街的人肯定還沒回來呢,但是周叔肯定回來了,他的腿剛好,不能長久站立,一般陪周嬸兒掃一兩個小時,周嬸兒就把他打發回來了。
來到周家時,周叔果然在家呢。
看到韓明秀,周叔笑呵呵的說,“你來得正好,正好這個月的細糧領回來了,你嬸子還說晌午要撈點兒大米乾飯吃呢,可巧你就趕上了,這下子有口福了!”
韓明秀笑著說,“那敢情好了,不過別等我嬸子回來了,她掃了一上午大街,也怪累的,我去做吧,反正我也閒著呢。”
她經常來周錫龍家,跟周錫龍兩口子都很熟悉了,在周家一點兒都不見外,周錫龍兩口子對她也跟對自己女兒似的,跟她也一點兒都不見外,見她主動張羅著去做飯,周錫龍就笑呵呵的由著她去了。
韓明秀來到廚房,撂下揹簍,把大米找了出來。
周叔和周嬸兒倆一月一共才分四斤細糧,二斤大米和二斤白麵,因為只有這點兒細糧,所以周嬸兒格外重視,把這二斤大米和二斤白麵分別裝在兩個小袋子裡,袋子口緊緊的繫著,放在廚房碗架子下的一個盆兒內,還用另外一個盆子倒扣著,蓋住了大米和白麵,就像怕被人看到似的。
如此重重包裹,足可見對這點兒糧食的珍惜了!
看著周嬸兒這麼愛惜這點兒細糧,韓明秀都不忍心淘米了,思來想去,她決定不燜飯了,就舀了小半碗大米做了點兒海鮮粥,這樣也能幫他們省下點兒大米來。
海鮮粥還是她上輩子到首都出差時在首都某個著名的海鮮酒樓吃到的,就是在鍋底下煮粥,上面放一個簾子蒸海鮮,蒸煮的過程中,水蒸氣會把海鮮的鮮味蒸到粥裡,使粥格外好吃。
不過,周叔周嬸下午還得出去幹活兒,光吃粥和海鮮怕不頂餓,她就又拿出幾穗青苞米,把苞米扒了,跟海鮮一起蒸上了。
這邊韓明秀在廚房裡幹著,外頭周錫龍也沒閒著,韓明秀到廚房做飯的功夫,他跛著腳去院子裡薅了一把嫩嫩的小蔥,還薅了一把小白菜和一把小臭菜,打算晌午吃蘸醬菜。
對於他們來說,吃一頓大米乾飯,配上小嫩蔥小嫩白菜的,就相當於改善伙食了,也就韓明秀來了他才捨得把這麼嫩的小蔥小白菜薅下來,不然換個人他都捨不得的,這些小蔥小白菜的再過兩個月就長成大蔥大白菜了,留著長大了再薅下來吃,能多不少分量呢!
院子裡有一口打破了的水缸,缸沿兒已經沒有了,就剩下大半口缸碴子在那立著呢,平日裡周叔周嬸兒就往這裡打水,留著澆園子、洗菜或洗衣裳啥的。
周叔薅完菜,就拿著葫蘆瓢在缸裡舀出一瓢水來,對著那把小蔥嘩啦嘩啦的衝著,流下來的水順便兒澆園子了。
洗完菜拿進屋的時候,韓明秀正在從揹簍裡往出拿東西呢。
只見她拿出一網兜兒紅通通的大蘋果,半個沙瓤兒西瓜,還有一兜蘑菇,一捆草藥以及雷打不動的十多穗嫩嫩的青苞米!
“秀,這是哪來的蘋果呀?”
看到那一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周錫龍楞了一下,這蘋果一看就不是本地產的,在這個物質乏匱的年代,蘋果也算得上是緊俏貨了,她個農村小丫頭,在哪整的這麼好的蘋果呢?
韓明秀笑眯眯的說,“何止蘋果啊,我今天還給帶了大螃蟹來呢,正在鍋裡蒸著呢!”
“螃蟹?”
周叔一聽,更驚訝了,“你哪來的螃蟹?”
韓明秀面不改色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