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行了唄,念那麼多書幹啥?白瞎那些學費書費了,有那閒錢還不如留著給她大孫子攢起來娶媳婦呢!
其實,老太太的這種想法很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還不止一次的跟韓明秀的老爹說起過,意思就是讓韓明秀的爹別供那三丫頭唸書,丫頭都是外姓人,犯不上往她們身上搭錢,有那錢還不如給侄兒留著呢。
用老太太的話說,“兒子啊,你可別糊塗,雖說閨女是你們生出來的,可閨女就是閨女,遲早都是別人家的人,等你們死了那天,閨女還能給你們扛幡兒咋滴?不還得是侄子嗎?你別看你那幾個閨女現在跟你們親,等她們往後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家了,慢慢的就不能管你們了,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不過,這番苦口婆心的規勸並沒有打動韓明秀的老爹,他還說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三個閨女都送進了學校,讓她們讀書學知識,把老太太氣了個倒仰,整天打雞罵狗的抓邪曲子作人,家裡也鬧得不可開交了,才分了家,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後來,韓明秀的爹孃死了,人還沒等下葬呢,老太太就下令不許韓明秀再念書了,原版的韓明秀是個慫貨,對她奶奶的命令也不敢違背,加上她爹孃都沒了,也沒人能供她唸書,因此老太太的命令一下,她連個屁都沒敢放,就乖乖的退學回家了。
沒能唸到初三,一直是原主心中的一個遺憾,因為她爹孃活著的時候曾說過,要讓她們姐妹幾個都念到初三,這樣她們肚子裡也能多裝點兒文化水兒,大姐二姐都是念到初三才退學的,只有她,初中才念一個學期就退學了。
不過,這個遺憾現在已經被這個韓明秀給徹底的彌補上了,現在的韓明秀,可是京城外國語大學畢業的,精通英、法、俄三種語言,還是個大公司的翻譯,她的文化水平放在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是頂級的文化人兒!
霍建峰聽聞韓明秀退學了,不禁有些同情她,這個小姑娘一看就是個聰明好學的,不可能是自願退學,一定是父母死了族裡人不管她,才導致她不得不退學的。
思及於此,他動了幾分惻隱之心,想幫幫她,但才第一次見面就提出要資助人家上學,未免顯得太唐突了,還是想個辦法,透過王叔或者孃的手幫她吧。
經過了上面幾句問答後,倆人徹底陷入無話可說的僵局,韓明秀為了緩解尷尬,起身說,“你先在這兒歇著吧,我去廚房看看,幫她們乾點兒啥。”
霍建峰點點頭,“嗯,去吧!”
韓明秀走進廚房,見杏兒姐正站在灶臺邊兒扒大蔥呢,旁邊兒還有個盆子,裡面泡著三四個麻賴皮兒的土豆兒。
她記得舅媽說過讓杏兒姐去拿土豆,她去拿大蔥的,只是這會子土豆大蔥都在,她人不知道去哪兒了。
“誒,舅媽呢?”
韓明秀拿過兩棵大蔥,在灶坑前的小凳子上坐了下來,一邊扒蔥一邊把腿往前伸了伸。
這個小凳兒是給燒火的人坐的,很矮,韓明秀腿偏長,坐在這小矮凳上有點兒蜷腿。
王海杏用下巴往東屋一點,笑著說:“這不是嘛,建峰哥回來了,我娘翻她那些寶貝呢,準備要獻寶了。”
第35章 創造機會
東屋裡,章淑珍彎著腰,從桌底下的灰瓦罐裡撈出了七八個鹹鴨蛋來,裝在一個小搪瓷盆兒裡,又走到屋角兒,搬開牆角里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物,露出一個小黑瓷罈子,塵土很厚,口上還壓著一塊磚。
搬開磚,還有一張豬尿泡在罈子口上緊緊地扎著,好容易才解開,伸進筷子,在裡面夾出四五方豬肉來。
這些豬肉都是今年剛入冬時生產隊兒殺豬分的,司家窪子大隊兒分肉不像孫敖屯兒大隊似的,等到小年時才殺豬。司家窪子大隊的大隊長很會算計,考慮到入冬後就沒有野草給豬吃了,想讓豬長膘就必須得給它喂糧食,大隊長心疼那些糧食,就提早把豬給殺了分了。
正好社員們素了一春零一夏了,肚子都淡出鳥來了,也都吧嗒著嘴兒饞肉呢,所以大隊長提出來殺豬,沒一個不同意的。
於是在十月中旬,也就是剛秋收完,司家窪子大隊養的幾頭豬就都殺了分了。
那會兒還沒有上凍,村民們分到了肉也沒法儲存,就都像章淑珍似的——把肥的都切下來靠油了,把瘦的都醃上了。
司家窪子生產隊分肉是按公分的,大舅家雖然有四口人,但是公分卻不多,王海杏和大亂都是學生,都在學校裡唸書呢,也就只有在假期或者晚上放學時能幫生產隊兒打點兒野草,十斤草才給記一個公分兒,他們姐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