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頁)
老姚一哽,意識到自己失態了,但現在也不是和氣生財的時候,就把炮火轉向了正確的方位,倒是沒敢再叫名字了:“陳工,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不管他們算過一千遍還是一萬遍,有多確定出的1000高,但給的是600,那背後的一切都不用解釋了,只會越描越黑。
陳西安很坦然的承認了這個錯誤:“我們給的確實是梁高600,這點我沒什麼可辯解的,我們錢所也沒找過藉口,大家都看在眼裡。”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他們用600的梁高算不過,而我用600的梁又算過了,這其實不矛盾。總包、顧問和我們包工的計算模型,是以整個採光頂都完成以後的荷載算的,而我的模型,是根據事故發生的時候,現場的完成度來新增的荷載。在有風荷載作用的情況下,我們都是忽略自重的,影響結果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們的是封閉體系,而我的不是。”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把採光頂看做是一個塑膠袋,他們用的是全新的,我用的是上面破了幾個洞的,在風中拉起來,手指會感受到拉力,相當於我們的承重梁。他們的塑膠袋會鼓起來,我的也會,但風會從洞裡穿過去,在座應該沒有人會覺得破洞的袋子帶來的拉力更大吧?”
陳西安環視了一週,發現大多數人還是贊同他的,他笑了笑,說:“當然,這個比方只是方便大家理解,不太嚴肅,不過我的計算是沒有問題的,有演算法有規範有公式,歡迎查證,有疑問的,我們可以找專家論證。”
施工隊被他的塑膠袋給繞懵了,老姚臉色難看,只能抓住最後那根救命稻草,反覆重複:“這個我們不懂,只能隨你忽悠了,不過你們的梁就是給小了,你們別想推卸責任。”
這種“我不懂我不聽我也不管,反正錯的就是你”即視感把錢心一酸爽得直想笑。
施工隊是不打算聊了,陳瑞河只能出來打圓場,他說:“陳工,你說的很有道理,舉的例子也很容易懂,但這東西畢竟只有你一個人算過,你說是這樣我就相信你,但別人沒我這麼信任你,這怎麼也得得讓第二個人驗證一下吧。”
陳西安點頭說:“可以,陳總可以請信得過的懂行的朋友來驗證。”
會前放下話說沒有結果不散會,陳瑞河一時想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