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聞言,韓棟嘎嘣幾下把嘴裡的糖塊給嚥下去,把泡麵遞到韓路手上,道:“姐,給你,我一會兒要吃糖包,要吃好幾個。”
韓海剛進門就聽到韓棟嚷著吃,上前扯扯韓棟的耳朵道:“還吃呢,再吃就成小肥豬了。”
張英見韓海回來了,把手裡的剪刀遞給他道:“你回來的剛好,把這鉑紙給我剪剪,我去做飯。”
走到盆架旁洗手,張英回頭看看韓路姐弟沒注意到這邊,對韓海道:“你看咱媽,孩子餓了去找吃的,就給了棟棟一個回來了,好像路路就不是她親生的一樣,這偏的也太過了吧?讓孩子咋想?”
“她一直都這樣,你又不是才知道,家裡以後備點吃的別餓著他們了。”韓海皺眉道。
“本來還有些餅乾,都被棟棟吃完了,他守著吃的就不肯吃飯,我也沒再買。”拿過一旁的圍裙穿上,忍不住又抱怨一句:“咱家也不是像別家,孫子孫女一堆,就他們兩個,怎麼也不知道疼?孩子雖小可啥都知道,以後不孝順也怪不了誰!
“說什麼呢?”韓海斥道。
張英白了他一眼,轉身去了廚房。
韓路咬著半塊泡麵,裝作什麼也沒聽到,和韓棟逗趣。
張英是個自尊心很強又護崽的人,前世韓海出事後,那一段時間是他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沒有了經濟收入,少了個勞動力,還欠下了對於當時的家庭來說鉅額的債務。家裡雖說有幾畝地維持生計,可留下幾口人的口糧,再交上公糧,剩下的別說還債,連平時開支都顧不了。
兩個上學的孩子還有一個休養期的丈夫,沒有辦法,張英只能到窯廠裡上工,那些粗重得男人都嫌累的活,她生生地抗了下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飯,做好都顧不上吃,拿著饅頭就走,到了中午,韓路放學她也到了家,洗洗手就開始做中午飯,飯後把鍋涮好,晚上要吃的飯準備好放進去,等韓路放學回來了,加把火就能吃,也不用等她,夏季的天那麼長,每每回來的時候,天都黑了。晚飯吃過也歇不了,要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出來,還要給韓海用中藥敷腿。等到全都忙完,已經到了深夜,第二天還要早起,就這樣日復一日。
就是這樣,張英也沒讓韓路吃過什麼苦,韓路記得很清楚,在她上初中以後,有次四姑看不下去了,當著張英的面數落她:“你看看你這閨女給慣的,路路都是大姑娘了,你就不能讓她乾點活?除了會燒水餾個饃連個稀飯都不會打吧?我們村上的那誰誰,還沒她大呢,可是啥都會弄,不知道給她爸媽省了多少心,你跟人家比比,啥都不會以後嫁出去也是受氣的命!”
當時張英是怎麼說的?“我的孩子我樂意慣著,再說家裡也沒她乾的活啊,重活她還小,做飯我隨手就做了,洗衣服我自己都要洗,多洗兩件少洗兩件也沒差,除了這些也沒啥可做的了!”
四姑當時氣得表示就算張英把孩子寵得上天,她也不管了。
張英是真的覺得不能屈著孩子,沒讓他們姐弟餓著凍著,學費也是早早準備好,從不拖延。而韓路也是真的晚熟,直到慢慢長大,經歷了很多事後,才知道當時的家裡是有多麼逼仄,母親又是靠著多強的毅力撐了下來。而對當時的她來說,除了父親不再是老師,家裡的變化並不大。,後來,韓路每每想起這時的事,都恨不得能穿回來,狠狠呼自己兩巴掌,看能不能打醒那個吃飽傻樂沒心沒肺的人。
所有這一切發生的時候,韓路的爺奶都沒有出頭。張英忙得顧不上做飯時沒有;家裡捉襟見肘,一分錢掰成兩次花的時候沒有;農忙季節,韓海幫不上忙,張英一個人把糧食往家扛的時候也沒有;
韓路也不明白,爺爺奶奶只有一個兒子,而在沒結婚之前也疼得跟眼珠子一樣,怎麼結過婚就撒手什麼也不管了,就算覺得是兒媳婦搶走了兒子,可遇到事情時,怎麼還這麼拎不清!
韓海孝順不會說父母的不是,張英更是倔脾氣——你願意來幫忙我感激你,你不來我少了你也不會怎麼樣——從不會低聲下氣去跟韓路奶奶說軟話。
韓路一直覺得這樣的母親心裡一定是怨恨的,可是她沒有。
韓路奶奶去世前的半年一直纏綿病榻,幾個姑姑來看過幾次,卻從來沒有說過要把她接走伺候的話,張英每天給她端茶倒水,擦洗身子,甚至在有事外出時,都會囑咐韓路看著時間去給奶奶喂藥。比起村子裡那些有幾個兒子,卻被兒媳婦動輒打罵,看著臉色吃飯的老太太們,韓路真心覺得她奶奶上輩子應該是做了不少好事。
曾經,她也問過母親,被爺爺奶奶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