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達到每平方7500的頂峰。
但是到了1997年,海口的房價還不到2000,到處都是爛尾樓。
廣州也是從1993年開始,房價持續了10年的下跌。
這些當然是有原因的,最直接的在1993年6月24日,出臺了震撼全國的“十六條’。
這直接讓信貸緊縮,很多再建樓盤的資金被抽,銀行利息超過10%。
加上下崗熱潮和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危機的推動,對房地產行業打擊很大。
當時是一個大的趨勢,內陸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日本的泡沐經濟讓房價下跌70%,香港和臺灣的跌幅都超過50%,泰國也下降25%
當然,這不會是個輪迴,歷史再難以重現。
因為再也沒有那麼多事碰到一起。
四個人吃完了飯就,又回到了火車站,他們見識了這個不夜城晚上的繁榮,然後提前了半小時進站。
火車到南市時候,已經是隔天六點半了。
宋玉芳早前就接到了電話,特地來火車站接人的。
除了她還來了王澤華。
母子倆四點多就起來了,開了家裡送貨的電動三輪車來的。
兩邊的人碰面後,一番寒暄後,王澤華就領著人去附近的早餐店。
還是先把早餐解決一下。
陸靜然和李志傑從前來過,還住了兩天,所以彼此都不陌生,也不著急談生意和合作和後續把茶廠接手的事情。
畢竟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先是遠來的客人,然後才是合作者。
第39章
李志傑對這裡的食物印象不太好。當地人原汁原味; 在他的理解裡就是鹽味都不夠的寡淡。
去年來的兩天; 就沒有一次吃舒服了; 還不如泡麵呢。
他這次早有準備; 帶了一罐醬菜和辣椒,重口味能中和下,把不怎麼合口味的飯菜哄下胃。
不知道是不是心境不同,居然比上次好吃了些。
至少不會覺得難以下嚥; 他可以說很驚奇了。
陸靜然笑著說:“這裡東西挺好吃的啊。”
宋玉芳說:“那是啊,這家老店,生意特別好,你看這才六點多就坐了很多人。”
這邊的早茶的品種多樣,依然偏向甜口,但吃著口味新鮮,李家的夫妻倆也覺得也不錯。
陸靜然和李志傑上次來時間緊迫; 只是在路邊隨便吃了點。
自然是不同的於本地人領著去的地方。
李家的夫妻倆開始有些拘束; 看這王家來接自己的母子倆熱情,也就放鬆了下來。
宋玉芳沒有忘記鄉音,在這個陌生的地方能說家鄉的方言; 還是少了很多隔閡感。
這可苦了王澤華,這裡的六個人就是他一個人聽不懂,也幸好陸靜然沒有忘了他; 會時不時的用普通話翻譯給人。
普通話已經普及了幾十年; 很多人說得可能不太標準; 但是都聽得懂。
幾個人吃完了早茶出來; 外面已經是陽光燦爛了。
宋玉芳見過劉秀萍的,不過那都是三四多年前的事情。
過了那麼多年,這會兒兩個人都變了模樣。
談論起了陸靜然的外公,兩個人都難免唏噓幾句。
王澤華說:“我把你們送到車站,有客運去隔壁縣城,會經過我們村,你們中途下車就可以了。”
李志傑說:“那你們呢?坐車走嗎?”
他的視線,停留在旁邊的三輪上。
這車還是挺拉風的。
王澤華說:“是啊,我怕你們坐這個不習慣,顛簸得厲害。”
“沒什麼不習慣的,坐這個車現在能直接走不用等客運車,而且上面不是有位置嗎?我們也坐這個吧,還視野開闊空氣好。”
李志傑邊說,邊看向自己的父母,詢問兩個人的意見。
李家的夫妻倆自然是沒有意見,非常贊成。
這個年代的村裡也沒交警查開罰單,三輪車載人也不要緊。
電動三輪車裡面放了兩條長椅,一邊可以坐三個人,所以不算擁擠。
早上八點多的空氣是最好的,陽光灑在身上很舒服。
南市和寧縣是完全不同的風情地貌,寧縣是山區,出門便可以看到大山,南市是平原地區,哪怕是有山,那也是小山包,很少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