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4 頁)
置喙開解的,便沉默著沒有說話。
就在這時,一個年約三十,衣著素雅的女子走了進來。只見女子氣質高華,五官秀美,眉宇間流露出的那絲溫婉嫻靜最吸引人。
女子正是紅裳口中的姑奶奶,崔家七爺的姑姑崔晴柔,她是崔老夫人最小的女兒,十八歲那年嫁到了南方同為百年世家的閔家,可惜子女緣薄,十年未孕。
不願看婆家人的白眼,更不想看到曾經海誓山盟的夫君做一個妾又一個妾的往家裡抬,妄圖把庶子記在名下充作嫡子,遂自請下堂,帶著嫁妝走出閔家,在母親兄長的督促下回到京城,把同在南方死活不願意回來的侄兒崔平安也帶了回來。
闔府上下,唯有她與崔平安過來崔老夫人的院子,不需要通報。
“女兒給母親請安!”崔晴柔走上前來與崔老夫人福禮問安,聲音如同她的人一般,給人一種流水般的溫柔與寧和。
“你這孩子,都說了在母親這裡無須多禮。”崔老夫人嗔怪著說道,招手讓崔晴柔坐到身邊來。
紅裳連忙搬了把椅子,放到崔老夫人跟前。
崔晴柔微微一笑,起身從善如流的坐到了崔老夫人跟前,細細的問過母親的飲食起居後,輕聲問道:“母親,女兒聽說你遣媒人到莫家為小七提親,親事可成了?”
崔老夫人眼裡閃過意味不明光芒,搖了搖頭:“莫家拒了。”
崔晴柔微微一愣,拒了?竟真有人拒了崔家的親事?
“很意外?”崔老夫人臉上隱隱露出了一絲笑意:“母親也很意外。”
崔晴柔摸不準母親的想法,試探著說道:“怕是咱們家怠慢了,應再去個有身份的人隨媒人一道去才顯誠意。”
“你以為母親想不到?”崔老夫人淡淡的說著,臉上帶著幾分滿意:“如果在這樣的情形下,莫家還能答應這樁親事,可見也是那等攀龍附鳳之輩,這樣的人家教養出來的姑娘,能有幾個好的?母親倒是沒有想到莫家會以那樣的理由拒絕,聽著倒不像是在故意拿喬,再看看吧,若真是個好的,下回再去就給咱們小七定下來。”
莫家能看清自己的身份,拒絕的理由又是事實,反倒讓崔老夫人高看一眼,更是打定主意要結親。
崔晴柔終於明白了母親此舉更深層的意義,忍不住問道:“既然母親擔心這個,為何不從高門世家裡為小七擇一門親事?”
崔老夫人嘆了口氣,神色有些黯然:“你當母親不想?可小七到底是庶子,上面又有那位壓著,你真當有人願意拿好好的嫡女嫁與小七?庶女……也不是沒有好的,然身份上到底差了些,那位怕是會毫無顧忌的磋磨這樣的庶子媳婦,那樣的人在咱們崔家吃了委屈,又如何肯待小七一心一意?莫家那位姑娘雖說出身不好,在京中也十分低調,但到底是聖上親封賜號的郡君,與公主的身份只差一層,且她的父親與太子府、武安公府交好,只要她自己不犯蠢,這些就是最好的護身符,那位也能顧忌著些,不敢太過分;私心上,母親也希望咱們小七娶一個身份尊崇的媳婦,這樣才不會有人輕視他,日後又有人護著他些,母親總有老去的一天,不能護著咱們小七一輩子。”
還有一點,莫家在京中沒有根基,和嘉郡君想往高門說親不容易,除非太子殿下能明天就能登上大寶,新科狀元能得到重用,否則三五年內,莫家在真正的高門世家眼中,依然算不得什麼。
如此一來,崔家與莫家結親,儘管門不當戶不對,和嘉郡君的身份,又剛好能彌補這樣一點,誰也沒有高攀了誰。
聽到這裡,崔晴柔總算明白了崔老夫人的良苦用心,一時又想起了往昔的種種,只覺得心頭悲涼。
若是……若是那位沒有插足到表姐與三哥的中間,若是她的表姐、小七的母親還在世,若是三哥不曾墮落,竭力迴護小七一二,母親又何須為了小七的親事殫精竭慮?
看出女兒心中所想,崔老夫人親手用帕子拭去她眼角的淚水,安慰道:“柔兒勿要傷感,母親的身子骨硬朗,以後還要為你覓一份良緣,不用為母親擔心。”
崔晴柔也不想惹母親傷感,漸漸止住了淚:“以後女兒就陪著母親,哪裡也不去,母親若是嫌煩了,女兒就少往你眼前湊合,反正您就是不能趕女兒出門。”
“你呀……”崔老夫人點了點女兒的額頭,頗有些無奈。她捨不得趕好好的女兒出門,卻更不想看到她孤獨終老。只是知道女兒不愛聽這個,就沒有繼續說下去,心裡卻在尋摸著合適的人選。
崔晴柔亦擔心母親老話重提,就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