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今兒還能有兒子有媳婦,享一享這兒孫滿堂的樂,好啊,好啊!”說著她又捧起了那個寶貝,沉聲道:“二啊,不管你們收不收,這寶貝你們先放起來吧,放在我那實在不放心不是。”
“那也好,我幫乾孃找個妥貼的地方收著。”裴二說道。
“好,好!”瞎婆很是高興地點頭。RS!。(去 讀 讀 。qududu。om)
第080節:五龍
當天夜裡,裴二夫妻帶著幾個孩子,圍在瞎婆婆的身邊一直聊到了深夜。
瞎婆婆給他們講她年輕時候的事,和在孃家未出嫁時候的事。由此他們才知道瞎婆婆的孃家姓周,也是一戶老實根本的耕田人家,她的閨名叫周秀雲。如今孃家也是親人飄零,不知所蹤。所以她完完全全是那種舉目無親的老人了。
中年喪夫,老年喪子,雙失明多年。
裴二一想著瞎婆婆如此慘痛的經歷,憐惜之情油然而生。瞎婆婆回去休息後,他反反覆覆的囑咐段氏和幾個孩子,瞎婆婆是一個可憐的老人,人都會有老的一天,所以我們要對她好,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
段氏和幾個孩子都很鄭重地答應了,一家人這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裴二早早起來,尋了一個比較放心的位置,將瞎婆婆的寶貝放了起來。
段氏也做了一頓相對來說比較“豐盛”的早飯,裴子慧去扶著瞎婆婆過來一起吃。大家把瞎婆婆放在餐桌的正位,有什麼好吃的都夾進她的碗裡,裴二和段氏一口一個“乾孃”的叫著,幾個孩子齊齊喚著“奶奶”,一頓飯把瞎婆婆吃得眉開眼笑,甚是高興。
由此這認親之事也就算成了。免了不少的凡禮節,就連那中間人、見證人之類的也都省了。
用過了早飯之後,裴二立馬帶著幾個孩子把兩家中間的柵欄折掉了。兩個小院子突然間就變成了一個大院子,兩家之間由此變得暢通無阻了。這樣一來,不但院子寬闊了,看著也爽利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的地方可以利用,而且自村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看得出,這就是一家人了。
房子多了,在住的方面也有了變動。原來裴子唐和楚牧住的廂房變成了飯堂和庫房。他們兩個搬到了瞎婆婆的西屋去住,一來晚上瞎婆婆身邊也有個伴,若是有什麼不便也好喚人,二來瞎婆婆的房子雖舊,但卻是正房,無論如何也比廂房要陽光充足,所以住起來會舒服了許多。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裴二便趕著自家新買的馬車,帶著幾個孩子準備去蘇和鎮上趕集。因為有了馬車,所以他們不用天剛門g門g亮就出門了;因為有了馬車,走到哪裡都可以帶著裴子慧,因為大家不用再擔心她走不動路而需要人揹著了。所以這一家人除了留在家中的瞎婆婆和段氏,還有小小的裴子洋之外,都樂呵呵地爬上馬車,奔著集市去了。
今日天氣很好,豔陽高照。
刺目的陽光照在雪上,先是泛著亮晶晶的光澤。隨著太陽越升越高,越來越暖,接下來那雪就一點點地變成了水,看來料峭冬寒即將過去,春天已經離得不遠了。
一路上,大家覺得無聊,就讓本來坐在車板上看書的裴子墨,變成了坐在車板上讀書。
他今天拿的書並不是之乎者也的科考必讀,而是一本叫做《玉面金笛》的故事書,書中講述一位長相俊俏面白如玉的青年,常常拿著一把金笛劫富濟貧的故事。
由於此書的趣味性極強,再加上裴子墨很快入戲,將書中的角S情節讀得抑揚頓挫,擲地有聲,所以大家自然聽得津津有味,就連那個一拿起書本就犯困的裴子唐也聽出了感覺。直扯著裴子墨央求,“大哥,再來一段,再來一段。”
裴子墨笑了笑,指著前面說:“二弟,集市都到了,如何再來一段?回來時再讀給你聽。”
“好吧!”裴子唐只好意猶未盡地聳了聳肩,並正色地說道:“可不許耍賴,回去時一定要讀給我聽。”
“好,好!”裴子墨這才笑著將書又揣進了懷裡。
到了蘇和鎮,裴二先是找個地方將馬車拴好。楚牧再一次自告奮勇地留下來看馬車,其它人則分頭行事。
裴子慧的任務是將繡花樣子和繡花成品送到“錦繡行”的何老闆那裡,拿了錢之後,再到布莊給瞎婆婆買兩塊做衣服的布料。
裴二則帶著裴子墨去買一些紅紙和罈子,因為這第一批釀製的食醋馬上就要啟封了,須將之前的一些事宜準備好。而紅紙和罈子則是最不能缺少的東西之一。
裴子唐則帶著一部分年前沒有賣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