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沒有嘗試,你怎麼知道北方不行。蕓薹只是更適合南方的氣溫環境。但不至於北方就種不成,只是日照的晚一些,開花的晚一些。成收的時候就晚一些而已,能種的。而且在咱們西山就能種。何況我已經在北山上發現了有蕓薹的秧苗了,只是比較乾枯瘦小而已。”
她這樣一說,裴二倒也動了心思,挑了挑眉毛說道:“慧兒,若是咱們北方也能炸出菜籽油,那可真是發家致富的好手段了。”
“是呀!”裴子慧見他開了竅,趕緊說道:“爹。只要咱能把西山買下來,發家致富的道道多著呢!用不上五年,您站在山頭一望,我保證讓您看到綠油油的一片!”她指了指那張畫好的草圖。說道:“您看,我都規劃好了,我將西山規劃了幾個區域,首先我們就地取材,將整個山的東、北、西三面藉著大樹之便。架起高高的結實的柵欄,主要是防止北方連著的山嶺那邊有什麼動物闖地來破害莊稼,也防止有人偷盜。然後最北側開墾出來後就大面積地種莊稼,種了高粱可以送到周老闆那裡釀酒,種了大豆可以像油菜籽一樣炸油。總之是各種糧食都可以種,接下來向南我們可以種花,甚至可以專門請花匠培育南方的品種,還可以種果樹,桃子、李子、杏、棗,葡萄,什麼都可以,鮮水果賣不掉可以製成果脯或釀成果子酒。再向南可以種蔬菜,只要能種的都可以種,過了蔬菜區,依著道路的一側我們可以蓋自家住的房子,可以辦各種桌坊,還可以依著小河旁邊的地方留出一塊水田,就算再不好開墾的地方也可以種點桑樹,甚至可以養蠶……”
對於裴子慧構思的宏偉藍圖,一家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裴二想了一會兒,又很慎重地說道:“你說的這些好倒是好,可這各種菜籽、花種、果樹苗、都去哪裡弄去啊?”
裴子慧道:“有一些後山就可以弄到,直接收籽來種,我種的那些韭菜就是一個例子,後山的果樹也可以移植過來,不甜的品種還可以改良稼接。至於其它一些咱們這裡沒有的,就需要專門到南方去購買,然後帶回來。你們大家想一想,我們買這麼大一個山頭,可以種很多很多的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推陳出新才行,做別人所不能做的東西才會暢銷,才能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銀子。而且這西山的地理條件多好啊,走到了西山頭向北走五里路就是京城的東大門,說不準某一天我們將店鋪開到京城去也不一定。”
聽她這樣一說,裴二和幾個孩子眼中都出現了躍躍欲試的表情。
段氏卻“嘖嘖”了兩聲,說道:“這孩子莫不是真如人家所說要成精不成,先是買山頭,現在又要把店鋪開到京城,這可是真敢想啊!那周老闆那麼大的生意,好像還沒開到京城吧?”
段氏只把這些話當了笑話聽,她似乎覺得還是把手裡的這雙鞋底子納好了更重要。裴子墨則眨著眼睛似懂非懂的樣子,而楚牧一直是裴子慧堅定的擁護者,一直是“妹妹說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態度”。
倒是裴二和裴子唐聽得越來越認真起來。裴二琢磨了一會兒,歪頭問道:“慧兒,這些你都是怎麼知道的?什麼叫改良嫁接?”對於裴二而言,她這個寶貝女兒最遠就去過鳳陽縣城,可她的腦袋裡總是裝著千奇百怪的想法,實在令在費解。他不知道的東西,自己的女兒卻知道,這也未免太聰明瞭點!難道真如大家所說,這孩子要成精了?
裴子慧早就想到他會這麼問,所以早想好了對策:“凌爺爺留給大哥那五箱籠書籍裡面,其中就有兩本叫《農業寶典》的上下兩冊,我閒來無事時翻了翻,就看到了很多關於農業方面的要領,而且有的地方還有圖解呢!那書裡就說:‘牛馬年好種田’,還說‘一年兩個春,帶毛的值萬金’……”
“啊?是嗎?真有這本書?”裴二吃驚地看向了裴子墨。
裴子墨點了點頭,說道:“有的,只是我覺得和寫章講政事無關,所以就沒看。”
“爹!”裴子唐抓了裴二的手,興奮地說道:“爹,咱聽妹妹的吧!我聽著這是好事兒,咱把那山買下來,後面種田,前面開桌坊,到時候咱家的日子準過得紅紅火火的。”
裴二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這想法確實好啊!”
“爹,那您同意了?”裴子唐很興奮。
“啥?”段氏驚道:“他爹,孩子說說也就算了,你還真要買?”
裴二嘆了一口氣,“我是想買,可買這麼大一座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那山上有樹,首先不知道村長會不會以開荒價賣給我們,再者就算賣給我們,那前前後後六百畝,就是六百兩銀子哪!再加上各種費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