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人,正牽著一個小女孩鬼鬼祟祟在路上走。
她狐疑地偷偷跟了上去。
那婦人邊走邊不斷張望,打量著路旁的房屋院落。看到差的房子,掃都懶得掃一眼。可看到好點的房子,卻會在院門口往裡頭偷偷瞅。
這怕是小偷踩點兒來了吧?
劉芳冷笑一聲,正巧她心情不好,抓個小偷審審,洩洩火氣倒挺好。
她小心地綴在後頭。
打量久了,發現這人竟有點兒眼熟。
她想了好半天,才想起來,好像是公社第二生產小隊的一個隊員。
可這人踩點兒的地方,卻是三隊的地頭。
她更疑惑了,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女人居然就近跑到三隊來偷東西嗎?
看到了一個疑點,就容易發現更多的疑點。
照理,真要偷東西,難道不該是晚上摸黑來偷,更保險嗎?這會兒大家雖然都在上工,但也難說不會有人抽空回來一趟。要是誰家被偷了,這個跑到別隊地頭上來的女人,肯定是頭一個被懷疑的物件。
再說了,她還帶著個小孩。到時候被發現了,跑都跑不脫。
這些疑問還真惹起了劉芳的好奇心,她就一直跟著她們。
終於,那女人選中了一戶修得較好的院落動手。
她用細竹條,把院門的門閂弄開,然後牽著孩子摸了進去。
沒過多久,她就出來了。
只是,身旁的孩子卻沒影兒了。
劉芳終於忍不住走出去,大吼一聲:“鬼鬼祟祟地,幹嘛呢?!”
那婦人被她一吼,嚇得舉手無措,左顧右望的。接著,衝她弓著腰,做了個求神拜佛的動作:“活菩薩誒,求你救救我女兒的一條命吧,千萬小聲點兒,別把人招來了。也千萬別把這事兒說出去了。給娃子一條活路吧!”
那女人求著求著,就開始流眼淚。見劉芳無動於衷,還差點往地上跪。
劉芳趕緊把她扯起來:“你這是幹嘛?剛剛那個女娃子呢?”說著,就往院門裡望去。
女娃子就蹲在院子裡,怯生生的,右手食指的指甲反覆摳挖著自己破舊卻整潔的鞋面,看上去似乎有些緊張。
劉芳看得疑惑不已,回頭又在問:“你這到底是在幹嘛?”見女人低著頭,不肯說,她又威脅道,“你說不說?不說,我就大聲喊了啊。”
“別別別!我說,我說。”婦人急了,忙拉住她的手臂告饒,“我……我是……”
婦人自己大約也覺得丟人,咬了咬牙,憋了一會兒,才說出來。
原來,還是跟眼下的旱災有關。
二隊去年秋收的時候,出了隊長謝有田亂報產量,跟李向陽較勁兒的事。隊員們深受其害,辛苦種了一年的糧,口糧卻被全部徵走。
後來,還是當時的牛書記去縣委求領導,才幫他們要到一個月的口糧的。再後來,牛書記和李秘書兩個人,也不知道用的啥法子,替他們搞來了裹腹的糧食。
可農家人看天吃飯,別的隊每家每戶都存了一點老底子的,就怕遇到不好的年頭。二隊呢,卻因為去年的事,倒欠國家不少糧食。徵糧隊的人一來,把他們的那點老底子全都掏乾淨了。
如今,一遇到百年難逢的大旱災,最先挺不住的,不就是他們了嗎?
劉芳聽她說得慘,問了一句:“公社上不是才分了肉的嗎?”
婦人囁嚅地道:“那點兒肉,一個人才幾斤……老天爺也不下場雨,莊稼都快旱死了……眼瞅著家裡快沒糧了,我也是狠下心腸,才想著把娃子送出去的……”
其實她家也並不是就沒糧了,上回田社長不還帶著人去外省,把大肉換成了糧,分給大家了嗎?只是,分的那些糧遠撐不到下次秋收而已。
原來是來丟娃子的!劉芳可算抓到了重點。她眉毛一豎,聲音又大了起來:“你這也太蠢了吧?把娃子丟到三隊來,到時候這家人難道會找不到你嗎?人家就是到處問,也能問出線索來了。”
“不是啊……那個李紅果不也是她親孃,丟到公社李秘書家裡的嗎?李秘書還給她上了戶口呢……”
這件事在全公社都已經傳為美談了。李秘書善心接收小娃子,小娃子又研究出了糧食雙蒸法報答養父的養育之恩。父女倆感情好到像是有血緣關係一樣。
大傢俬下議論時,都還在說,這事兒簡直能寫成劇本拍電影。
口耳相傳,越傳越精彩之後,這不就招來像這名婦人一樣想要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