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的衣服不合適,這麼好的衣服,下地以後就不能穿了。”顧川拒絕道,“而且爹去年忙了一年,好不容易才有時間休息休息。”
當兒子的可以不在乎一件衣服,但是可不能不在乎爹的身體,所以當爹的都這麼說了,兒子們也不能再接著往下勸。
不過,大家都很有‘同甘共苦’的意識,爹不能下來幹活,娘和姐妹們就更不能了,至於年幼的幾個弟弟連農具都拿不起來,但是家裡又不是沒有旁人了。
“爹,明天就是休沐日,你讓人去請大伯過來吧,一家人在一起玩才好。”說這話的是隻有六歲的顧渲,他倒不是單純想讓一直教導他的大伯過來陪他們種地,更重要的是要讓大伯知道這項活動,以後有幾個堂弟長大了,讓堂弟們下地試試。
顧川立馬就答應了,說實在的他還沒有看過侯爺下地幹活呢, “把你們祖母也請過來,讓她也樂呵樂呵。”
這語氣裡的幸災樂禍呀,不光是兒子們聽出來了,過來送水的夫人和女兒們也聽出來了,得,這乾脆就分了兩撥人,種地的,看樂呵的。
攤上這麼個爹,大夥也沒法子,幹唄,反正也就是這幾天的功夫。
好在顧川還沒那麼鐵石心腸,一上午就讓孩子們歇了好幾回,下午乾脆就不去了。
“瞧你折騰的,我還以為你是要讓幾個孩子把這塊地全種出來呢。”姜氏調侃道,這回可把幾個孩子累壞了,老大和老四都是她嫡親的孩子,所以她剛剛也去看過了,手上可是都磨破了,長這麼大哪說這個苦呀。
顧川倒是不怎麼在意,在他看來這根本就算不得吃苦,“等秋收的時候還得再過來,以後每年至少要過來兩次,男孩子就不能嬌生慣養。”吃過苦了,才知道以前那是享福,省的這些孩子全都生在福中不知福。
在教育孩子上,姜氏一般不會反駁自家老爺,讓孩子們吃點苦也行,不過,“都還是孩子呢,難免會體會不到老爺的苦心,我覺得老爺最好還是跟他們一塊下地,也省得這幾個孩子心裡想不開。”
自家老爺倒好,幾個兒子在地裡頭幹活,他站在邊上當監工,不是說這個乾的不到位,就是說那個用的勁兒太小了,哪有這樣教孩子的。
顧川知道夫人講的有道理,但是能享福誰樂意去受苦,雖說那個勞動量對他來說不算什麼,但是於他而言吃這個苦本來就沒必要,今年幹了以後年年都得幹,不然的話,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幹呢。
瞧自家老爺的表情,姜氏就知道是勸不動了,不過也體諒他這一年多以來的辛苦,整個人都比往年瘦了好幾斤,更別說成日裡那倆遮都遮不住的黑眼圈了。
當爹的當監工,當孃的就不能做監工婆子了。
姜氏第二日便也穿上了粗布做的外衣,頭上也像普通農婦一樣,一件首飾都沒往上戴,只靠一塊方布頭巾將頭髮紮起來,不過臉上還是搽了粉上了妝的,畢竟她已經不年輕了,過了可以素面朝天的年紀。
顧母看著有趣,“給老身也來一套,還有嗎?”
這位才是真正一輩子沒吃過苦的,出身國公府,嫁的也是國公府世子,然後成為超品的國公夫人,唯二的兩個兒子,一個是侯爺,一個是伯爵,京城裡邊的那些老夫人誰不羨慕。
畢竟是老人家,雖說只是用粗布衣服做外衣,但姜氏還是用綢緞做了內襯,完全就像是兩件衣服縫在了一起,顧母以為大家都是這樣呢,畢竟她們這樣的人家,又不是用不起綢緞,沒必要受這個苦,所以也沒在意。
至於定安侯的粗布衣,顧川昨日就讓姜氏準備好了,畢竟可是打算讓這位過來下地幹活的,沒有合適的衣服怎麼成。
這下就只剩顧川一個人還穿著綾羅綢緞了,旁人不會說什麼,顧母可是沒有這個顧忌,“川兒也去把衣服換上,這樣才像一家人嘛。”
得,把自己坑進去了。
姜氏面上還能撐住,幾個孩子就不成了,全都忍俊不禁,祖母威武!
這還不算完呢,顧母又轉過頭來對著定安侯,“下次再來的時候把你媳婦也帶上,這樣一家人才齊全。”
就為了顧母這個‘齊全’,從定安侯到顧川,再到這六個小子,八個人全都安排到地裡幹活去了,而且還被劃分了區域,各人幹各人的,當然最大的那一塊是定安侯的,他看起來身體最為壯碩,其次是顧川,剩下的幾個孩子則是一塊比一塊小,到老六的時候,基本上就沒多大了。
顧川雖然是種地的老手了,只不過不好暴露自己,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幹得比幾個兒子還慢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