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全都彎著腰耕地,根本就瞧不見臉,穿的衣服也就那幾種顏色,黑色、灰色、藍色,放眼望過去也沒多少差別。
“秀才公,大中午的你不在家讀書,出來幹嘛?”說話的是李家二郎,李香蓮本家的二表兄,讀書人細皮嫩肉的,就不應該出來受這個罪,再說了他這位表妹夫,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秀才了,將來指不定有多大出息呢,最起碼也能當上舉人老爺吧。
“東妹在家哭著呢,我去地裡把香蓮替下來。”顧川解釋道,但是他出來都有一刻鐘了,還沒找著人呢。
李家二郎面露尷尬,“顧大爺他們好像在西邊那塊地裡,不在這邊。”
顧川就更尷尬了,出門的時候他根本就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以至於南轅北轍。
“不過秀才公,你是讀書人,幹不慣地裡的活,我去給你們家幫幫忙,你帶二表妹回去看孩子吧。”都是一個村子裡頭長大的,年齡也沒差幾歲,只不過人家從小上學堂,他從小在地裡轉悠,根本就沒有太多的交集,哪怕成了親戚也一樣,他們家兄弟五個呢,地裡的活早就幹完了,與其在村子裡瞎轉悠,還不如去給秀才公家裡幫幫忙呢,人家哪天發達了,也能記著他的好。
顧川連連擺手,“這可使不得,我自己去就成。”
一個連自家地都不知道在哪兒的人,哪裡會幹什麼農活呀,李家二郎不由分說,轉身帶頭往西邊走。
得,有個帶路的也不錯,總好過他跟瞎眼的蒼蠅一樣亂轉悠,找不到地方。
村子裡的人對每一塊地都如數家珍,哪一塊地是哪一戶人家的全部都清楚,去地裡轉悠一圈,哪家人在哪塊兒地裡幹活也都能記住,這感覺就好像文人看文章一樣,就算是不怎麼用心,內容也能記個大概。
有你家二郎在前邊帶路,顧川是一丁點兒的冤枉路都不需要再走了。
“夫君,你怎麼過來了?”先看到顧川過來的是李香蓮,如今已經是9月份了,但臉上卻還滴著汗呢,再加上剛剛出了月子,唇色蒼白的很,幾乎看不到多少血色在上面。
“川子怎麼來了?”顧老爺子把手裡頭的傢伙事兒放下,踩著犁過的地,往地頭走去,地裡的活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川子可是從來都沒到地裡來過,別是遇到了什麼難事兒。
“東妹在家都餓哭了,我尋思著讓香蓮回家看著倆孩子,我在地裡幹活。”顧川一邊說著,一邊兒就往地裡走。
“秀才公,這可使不得,你哪是幹這種活的人,我去幹,反正我們家地裡的活已經幹完了。”李二郎頗為積極的道。
“李二娃說的對,川子你在家好好讀書就行,地裡的活不用你操心。”顧老爺子趕緊道,他從來沒有讓兒子下過地,以前還沒讀出功名的時候都沒有,現在是秀才公了,那就更不可能有了。
“對對對,川子,你還是回家讀書吧,要是覺得煩悶了,就在地頭走走,地裡的活就不用你了。”顧老婆子道,她老婆子今年才40歲,還能再幹上十幾年呢,絕對能把兒子供出來,供成舉人老爺、官老爺。
“夫君,我這就回去喂東妹,到時候再趕回來就成,肯定餓不著她。”自己的孩子自己難道會不心疼嗎,她又不是不回去喂孩子,家裡頭頂頂重要的事情就是夫君讀書,可不能因為女兒的事情,就耽誤了夫君,要不然她就是把孩子帶到地頭上來,也絕對不會讓夫君下地幹活。
說話的功夫,李二郎已經在地裡幹起來了,眾人怎麼勸都勸不住,不過讓人家幫忙幹活,總好過讓兒子/夫君下地幹活。
顧川別說是下地幹活了,就是農具都沒摸著,都被顧老爺子從地裡拉出來,“你們倆趕緊回家吧,川子媳婦今天就在家待著吧。”
老爺子硬是看著兒子跟兒媳婦走遠了,才重新回到地裡幹活,要說這20畝的地,就只有一家三口人種,其中兩個還是女人,肯定是累,但是再累,心裡有奔頭,日子也就不覺得苦了,村子裡誰不羨慕他們家養出了個秀才公,這都是他兒子爭氣。
兩口子到家的時候,東妹還哭著呢,一旁的英哥不斷的哄著,瞧上去還挺心酸的。
李香蓮在院子裡洗了手,慌慌忙忙的把女兒抱起來,給她餵奶。
“爹,你怎麼回來了?怎麼沒在地裡幫忙?”顧英瞪大了眼睛,至於這麼懶嗎,去都去了,怎麼不在地裡幹一會再回來。
“說什麼呢,你爹是讀書人,地裡的活不應該他來幹,以後少說這句話,誰教你的。”李香蓮說這話的時候,稱得上是疾言厲色了,兒子不過是三歲的小孩,什麼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