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以後家裡頭的事兒她都得盯著才行。
****
雖說是搬出去住了,但顧川的一日兩餐都是在酒樓吃的,畢竟除了要給那些客人炒菜以外,還有掌櫃的和掌櫃媳婦的飯菜呢,一般都是他們三個人一塊兒吃。
至於店小二,他雖然是掌櫃的遠方親戚,但卻是吃過了早飯來,酒樓打烊了以後,再趕回家去吃晚飯。
孫氏是早上起來收拾東西的時候,才發現她男人居然往家裡買了葷油、雞蛋、菠菜、胡蘿蔔,還有花生糖和鹽,不由得罵了一句‘敗家男人’,但瞧著兒子瘦巴巴的小臉,還是炒了個菠菜雞蛋,然後做了幾個雜麵的餅,兩碗清得能看到底的粥。
買都買了,不做的話放在家裡時間久了也會爛,特別是菠菜,兩天不吃,就放不住了。
家裡頭還欠著外債呢,顧川也不敢說要把兒子送進學堂的事兒,他自己教的話也不現實,畢竟原身是一個大字都不識。
如今能做的就是掙錢、掙錢、掙錢。
白天去當廚子還不夠,私底下還做木工活,刻了簪子賣到雜貨鋪裡,因為花樣新穎,一天居然也能有八、九文的收入。
孫氏雖然窮怕了,但也沒想過讓自家男人這麼辛苦,“只要咱們省著點花,每個月一貫錢是綽綽有餘的,而且還能攢下來不少,你就別刻這麼多簪子了。”
在木頭棍上刻那麼多東西,看著她都眼暈,不知道這人哪來這麼好的耐性,一坐就是一個多時辰,就為了刻兩枚簪子。
“沒事兒,做這東西可比下地幹活輕鬆多了,而且我覺得我在這上面還挺有天分的,如今已經有模有樣了,等將來速度再快一點,我都能攢錢送咱們兒子去上學堂了。”顧川笑嘻嘻的道,他容易嗎他,本來自個兒的雕工是又快又好,半刻鐘就能弄出一枚木簪子來,而且比手上的這種精緻多了,只不過為了不引人懷疑,只能一步步慢慢來。
還攢錢送兒子去學堂,大白天的就開始做夢,不過瞧著她男人燭光下認真的側臉,孫氏摸了摸頭上的簪子,臉上有些發燙,這人手裡頭沒了錢,居然私底下偷偷刻簪子給她,而且居然做的還不賴,以至於動了做簪子去賣錢的心思。
“那也別太累了。”孫氏勸了一句,又道,“不然你教教我怎麼弄,我在家也沒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來刻簪子也行。”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又得下地幹活,又得去山上找野菜,很少有清閒的時候,但是在這兒,也就是洗洗衣服、做做飯了,鐵蛋乖的很,照顧他也費不了多少精力。
顧川把手裡的傢伙事兒放下,雕刻這玩意兒一時半會兒是學不會的,簪子刻都不好,人家雜貨鋪不一定會收,到時候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木材,不過也不是什麼事情都不能做。
“你把這些全都用磨石打磨光滑,也省得我再費工夫了,咱們倆一塊兒做,也好趕緊掙錢把兒子送學堂去。”
這活兒簡單,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手腕有勁兒,還有耐心就行了,不過讓孫氏費解的是,“你這又是抽的哪門子風,怎麼想起來要攢錢送兒子去學堂了?這才剛吃飽飯,瞎折騰個什麼勁兒呀,有那個錢還不如給兒子在鎮上買棟房子呢,最起碼以後不用跟咱們一樣租房子住了。”
誰不知道讀書好,但那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他們有什麼呀,除了給人家打工,就是老家那二分的薄地,得來的租子都不夠吃十天的。
這人就得腳踏實地,不能還沒學會爬呢,又想著跑了。
“人家有的,我總想讓咱們鐵蛋也有。”顧川淡淡的說了一句,現在家裡頭沒錢,他就是說的再多也沒有用,有耍嘴皮子的功夫,還不如多掙點錢來的實在呢。
這話沒能說到孫氏心裡頭去,能讀書的孩子才有幾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行了,不過反正錢都在她手裡頭放著呢,鐵蛋他爹要想傾家蕩產送兒子去上學堂,她是不會同意的。
要麼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呢,都是沒錢給鬧的。
有了孫氏幫忙,顧川做簪子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半個時辰就能做出一個簪子來,一段時間以後,做一個簪子所用的時間又比之前少了一半,慢慢的,一刻鐘就可以做出一枚簪子,而且比之前還要精緻。
光是做簪子,一天就能有一百文左右的收入,一個月也就是3000文左右,反正自從做簪子起,這半年的時間裡,他們就拿到了1萬多文,再加上在酒樓做廚子的工錢,反正攢下了不少,銅板多了不好放,顧川便拿著換成了銀錢,整整15兩銀子,孫氏長這麼大,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