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先投給energypolicy試試看。”
高馳停到林景蘭說出的是外國的期刊名,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看懂了林景蘭這篇論文的價值,但也只是想到可以將這篇論文發表在最頂級的國內期刊上,沒想到林景蘭比他更敢想,竟然直接想發表到國外的期刊上!
雖然高馳不是那麼願意承認,但事實上,如今絕大多數國外期刊的影響力,比國內期刊大的不是一點半點。要知道英文期刊可是各個國家的研究者都會讀,也都會投稿的,發表論文的競爭激烈程度比發表在國內期刊上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雖說林景蘭的回答令高馳十分意外,但是他沉吟片刻,也沒有立即否定林景蘭的想法。林景蘭的這篇論文,發表到英文期刊上,高馳自認為也是夠格的。但高馳也知道,論文能不能被錄用,也不僅僅取決於論文質量這一點,還要看論文符不符合期刊的定位,符不符合審稿人的偏好。高馳已經認可了林景蘭投稿給英文期刊的想法,但是他並不覺得林景蘭選擇的energypolicy就會適合。英文期刊多如牛毛,林景蘭一個還沒邁進大學校門的人,就算再聰明、在科研上再有天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選準發表論文的期刊,畢竟這要靠大量的經驗和閱歷來支撐。
高馳如今對這個天賦過人的小師妹內心十分欽佩,他自然是願意幫她一把的。其實高馳還有另一層的心思在,他覺得他作為一個師兄,卻處處都連小師妹都比不過,要是能在選期刊上幫到她,高馳就能證明自己總還是有比她厲害的地方的,也算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否則他本科還有研究生辛辛苦苦讀了這麼多年,卻連一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小丫頭都比不上,這簡直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笑話。
“想投到英文期刊裡是吧?”高馳笑著點頭,“行,師兄知道了。師兄回去幫你看看energypolicy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的話,再幫你挑幾個合適的期刊,回頭再和教授商量一下,看看投到哪家去。”
高馳雖然這麼說著,但其實心中已經認定energypolicy是不合適的。只聽名字就知道——《能源政策》——一定是偏重政策方面的,應該都不算是工科類的期刊,倒更像是社會科學那邊的。
林景蘭當然不知道高馳的想法,笑著感謝道,“那就麻煩師兄啦。”
高馳回去後,用盡全力地為林景蘭挑選期刊,把他熟知的期刊一個一個地列出來,再一個一個地排除,最終為林景蘭挑選了五個他自認為最合適的,準備拿給張教授看。
。
張教授看到林景蘭的論文,心中也是驚歎不已。他一口氣將林景蘭的論文從頭到尾地讀了好幾遍,看完中文版的又看英文版的。張教授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雙手捧著林景蘭的論文在屋裡來回踱步。
“這次可真是撿到寶了……”張教授喃喃自語。
他自認為自己已經是在科研上極有天分,又極肯鑽研的人了。但是他捫心自問,他在林景蘭這個年紀的時候,是萬萬沒有達到林景蘭的水平與高度的。甚至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水平也未必有林景蘭如今才剛剛高中畢業的水平高。單論林景蘭這篇論文的架構、邏輯與遣詞造句,他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應該才達到這個水平。至於更深一步的,林景蘭論文選題的眼光——張教授長嘆一口氣——恐怕他現在都及不上林景蘭。
很多學者的論文寫出來,其他人看到會紛紛驚歎,為什麼他的論文設計地如此好?實驗步步推進、理論層層深入,全都是一環扣一環?
但只要是有經驗的研究者,全都明白,完美的論文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砍出來的,就像砍樹一樣,無論是實驗還是理論研究,總會走許多彎路,做很多無用功。在寫論文的時候,把那些無用的枝枝椏椏砍掉,剩下的沒有跑偏的主幹看起來就會是一篇設計精巧的論文。
雖然砍掉的那些枝枝椏椏裡也全部都是科研者的時間與心血,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科研本身就是一件失敗多於成功的事,十條路里能走通一條,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是張教授對著林景蘭的論文,突然不確定起來。林景蘭的論文結構也真的精巧,沒有一處是多餘的,但是林景蘭進實驗室的時間這麼短,能將她論文中提及到的工作做完,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張教授確定林景蘭沒有再做什麼無用的嘗試。
張教授不敢置信,林景蘭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似乎她始終清楚,自己做的每一步都會得到怎樣的結果,下一步又該做些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