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帳。
有時候她都不知道自家縣主在想什麼,一路上非得火急火燎地加快腳程回京,搞得自個兒累成這樣。
春鶯開啟包袱想收拾一下,卻發現屋內應有盡有,就連衣裳首飾,胭脂水粉都按著霍嫵的喜好備齊了,叫她無從下手。
春鶯邊搖頭邊笑,索性把包袱行囊收起來,自己去外屋榻上歇了。
這一覺直睡到午後,霍嫵打著哈欠醒來時,春鶯正好打水進來為她擦臉。見她醒了,道:“方才此間掌櫃的來過,送來了幾個粗使丫頭並護衛,掌櫃的說他家主子吩咐了,知道您不喜歡陌生人跟著,因而您近身的事還是婢子來,這幾個人都是他親自選的,也過了主子的眼,為人做事最穩妥不過,叫您放心使喚就是了。”
“婢子想著,您此前命老侯爺派的人先回蘭陵覆命了,身邊沒有護衛跟著總歸不妥,就自作主張,叫他們留下了。”
霍嫵歪著頭,她剛睡醒的那一段時候人總是迷糊,便道:“七哥看過的人,我沒什麼不放心的,留下就留下吧。”
“對了,你去選兩個護衛出來。咱們一會兒去吃柳巷那家點心,同樣的東西,蘭陵那兒的可沒柳巷趙大伯家的好吃。”
提起吃的,她一下子就來了精神,坐在床上手舞足蹈的。
柳巷有條街上開滿了各式攤子,每家每戶霍嫵都吃了個遍,其中就是趙大伯家的最得她的心意,趙大伯已有六十高壽,每日在柳巷支個攤子,不買其他吃食,只賣他最拿手的包子。
霍嫵有時候趁著趙大伯家生意少,得了空閒的時候,就跑去邊吃他的包子邊與他閒聊,她生得乖巧,又慣會討老人家喜歡,趙大伯幾回下來,就她來連給她的包子都要特意挑個好的。
趙大伯做的蠔油叉燒包,水晶灌湯包,糖寶,素包與粘豆包都是一絕,再配上一杯大麥茶,直叫你餓著肚子進去,扶著牆出來。
宋悅懷投胎時,吃什麼都沒胃口,急地衛昶霖團團轉,霍嫵也是心急了,想起什麼好吃的就給她帶進宮去,沒想到趙大伯家的包子還真合了宋悅的胃口,衛昶霖一樂,給霍嫵記了一大功,還想過要把趙大伯宣進宮來,還好被霍嫵及時制止了。
還好還好,霍嫵暗自慶幸自己阻止的及時,若趙大伯知道他每日做的包子都給了太子妃的嘴裡,還不得嚇得撅過去。
“小姑娘,好久沒見你來我這兒吃包子了啊,這剛出爐的粘豆包,老伯給你拿一蒸啊。”趙大伯笑呵呵地招呼她。
霍嫵重重地點頭,指著灌湯包道:“這個也給我來一蒸吧。”
“好勒。”趙大伯應了聲,“你先去那兒坐著,我這就給你端上來。”
霍嫵坐在小板凳上,取了雙筷子,不多時,趙大伯就端著兩籠熱氣騰騰的包子放到她桌上,霍嫵夾了一個灌湯包放到小碗裡。在吃這一方面,她可是個老饕了。
她小心地夾起來包子,給包子開了個小洞,再把包子裡的湯汁吸盡。肉湯濃郁的口感在味蕾裡蔓延,直叫人覺得唇齒留香。這時再將剩下的包子皮和肉餡一口放進嘴裡。這灌湯包做的皮薄餡大,肉餡揉的及有嚼勁,吃完了再飲一口大麥茶正好解解膩,第二口包子就好塞入口中了。
趙大伯見她吃的香甜,樂道:“怎麼樣小丫頭,老伯的手藝沒退步吧!”
霍嫵吃得停不下嘴,忙裡偷閒朝趙大伯比了個大拇指。
趙大伯很是心疼地與她說道:“幾個月不見,我怎麼看你這丫頭都瘦了,你等著,老伯一會兒去給你拿幾個糖包帶走。”
其他熟客見狀笑道:“我說老趙頭,咱怎麼就沒這待遇啊,你個老小子可不能偏心啊!”
“去你的,吃你們的去,跟個小姑娘還計較個啥。”趙大伯揮著布巾笑罵了一句,見有旁的客人過來,自去招待了。
霍嫵埋頭吃著,忽然聽見鄰桌的客人正嘮著嗑:“哎我說,一會兒去香積寺瞧瞧唄。”
“去哪兒幹啥?哦,想起來了,不是說有家小姐在那兒施粥布素點心給京裡的窮苦百姓嗎,這小姐可真是個好心人吶。”
“可不是嗎,我聽說啊,那家小姐身份可不一般,那可是嶺南陳家的嫡出貴女啊,與宮裡的皇子連著親呢!”
“真的假的?”另一個客人顯然吃了一驚,“我了個去,那她還親自出來佈施?”
“可不是,這才說京裡新來了位女菩薩啊!”
霍嫵停下筷子,與春鶯交換了一個眼神,春鶯會意,見趙大伯正忙著呢,就放了幾個銅板在他案上,與霍嫵走出這家攤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