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慰話都不知道怎麼說,只能拍拍老宋的肩頭,安慰道:
“我試著問問吧。你也知道,這事兒多是在衙門手裡拽著,他們未必能伸手。就是能,這估計……”
“我知道,能幫著問就很感激了……要是要花銀子,你和我說,湊上一點換命,怎麼的都值。”
話說到這裡,兩個人似乎都失去了說話的興趣,門裡頭豎著耳朵偷聽的肖海濤神色也沉了下來,書本上看到的終究只是虛的,只有真的來到這個時代,才懂什麼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每一個讓後人歎為觀止的歷史奇蹟,每一個所謂的文明遺產,實際上都是無數百姓的屍骨壘成。
這會兒,肖海濤忍不住延伸的去想,等著自家那免役的幾年過去後,自己也該成年了,那時候是不是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那個時候,自己又該怎麼辦?或許,自己應該好好想想了。
即使身在山林,平民百姓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轉頭,肖海濤忍不住將視線放到了那嶄新的學堂上,這是他第一次如此慎重的正視這個地方,也是第一次這樣的貼近這個時代同齡人的人,第一這樣的理解他們孜孜以求,不肯放棄科考的心。
這也是為了生存!
第126章 我要讀書
從穿越至今,肖海濤可以說日子過得十分的順心,雖然一開始艱難了些,可這些煩惱並沒有多幾日,就因為金手指而一併解決了。吃喝不愁,又沒有了日日讀書的煩惱,沒有了時不時考試的折磨,再加上還有好些年級大大小小的夥伴,一起上山下水的呼嘯來去,讓肖海濤似乎補上了往日從不曾奢望的單純童年。好像連著心智都回到了十歲上下的時候,那樣的純粹和簡單。
可惜人總是要長大的,不管是在什麼年代,長大都一樣不簡單,都會伴隨著最沉重的感悟。肖海濤重新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艱難,重新明瞭了他的未來,自然而然的,也就重新開始考慮撿起書本,不管是過了多少年,不管是那個年代,讀書上進都是他們這樣的人唯一拜託現狀的根本,唯一的選擇。
“爹,我要讀書。”
“你不是已經在楊家讀書了嘛,又怎麼了?”
大晚上的不睡覺,拉著自己在這堂屋裡一臉的慎重,老肖還以為出什麼事兒了呢,不想居然來了這麼一句,這讓老肖有點摸不著頭腦啊。
“爹,我說的讀書,是要科考的那種,不是原本簡單的讀書識字,我問過了,只要考到童生,自己的勞役就能免除,到了秀才,就能有兩石的免稅,按照中田一畝三斗的稅來算,就是能有近七畝地可以免。還可以有除自己外四個成年男丁的勞役可免役。”
說到這個的時候,肖海濤的眼睛都是亮的,一直以來,因為窮秀才,金舉人,銀進士這樣的稱呼,讓他一直覺得當個秀才其實不怎麼划算,只能算是壘好當官的根基,在錢財上依然屬於弱勢,可等著真的深入去問,去了解,才發現,其實這年頭讀書人真的很賺,即使是個童生,也能保證自己不會被強徵去當苦力。到了秀才,若是爭氣考的好,當個縣學癝生,那還能每個月從官府領到6鬥癝糧,那一家子若是三口人,基本就餓不死了。更不用說那免稅的份額了,經營的好(比如自己田地不夠,以佃戶的名義分潤給族人,然後收入點好處什麼的,)小地主也是可以指望的,至於依然是窮書生,估計多半是科舉上花費太多的緣故。
想到自己只有五畝在冊的田地,想想家裡就這麼幾個男丁,就是後孃立馬生一個,也不到年紀人數,肖海濤就覺得,這讀書科考的生意絕對可以做。當然話不能這麼說,描摹一下也是需要的。
“爹,咱們因為開荒和山民入籍,能有五年舒坦日子可以過,可五年後呢?不低,已經沒有五年了,去年已經過去了一年,四年後,若是沒有個有功名的頂上去,以後這老宋說的煩難可就真的要降臨到咱們家了。時不待我啊。”
肖海濤說這個的時候,臉上帶著一種捨我其誰的表情,眼睛還不住的往自家老爹那裡瞄,一副自己多偉大,多替家裡著想的樣子,這讓原本還有些肅穆的場面瞬間變得讓老肖很不自在起來。
可惜,人和人的腦回路是不一樣的,看看,這會兒看在老肖眼裡,就忍不住想:這個混小子,這表情,該不是想說,這科考的事兒,他這當爹的沒戲?好吧,雖然事實是這樣,到了他這個年紀,再讓他像是小學生一樣一遍遍地背誦,日日的學著寫文章,將原本已經牢固的思維,觀念,硬生生別過來,往這八股裡頭套,怎麼想都覺得彆扭。估計就是再怎麼努力的學著生搬硬套,也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