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把那些話留在了心裡,有些事情說出來也沒有什麼用。
她自己與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沒什麼區別,會做些生意,但不如外祖父於半城;籌謀決斷不如瓊花;堅強果敢不如金花;人情處事不如文太太;溫柔體貼不如安氏……
就算她想做出點驚才豔絕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她實在沒有那個能力。她不懂怎麼能發電,不會做這裡沒有的玻璃,更不用說火藥之類的危險品了。
她的文學水平也不高,只會幾首簡單的唐詩宋詞,這裡的讀書人都比她知道得多。
對於歷史的走向,她只知道明朝將被清朝取代,可是具體的細節她一點也不清楚,想做點預測也不可能。
真後悔以前沒有好好學習!
其實,就算把春花打回前世進行一次回爐,把學校的東西重新學上一遍,她的水平比現在高不了多少。因為中學所學的知識不過都是些基本常識罷了,在實踐中的意義並不大。
於是春花腦筋只在這上面轉了一下,便把心神全部投入到眼下這場快樂的活動中。
有了精神上和身體上的雙重交流,盧夢生和春花的感情又加深了些。自從他們相識後,就越走越近,一步步地靠到了一起,直到彼此間都覺得對方是自己的一部分,想再拆也拆不開了,分也分不清了。
盧夢生是一個務實惜福的人,他想通後,也如他當初知道春花是逃婚出來的,並不追問過去事情。他體貼春花,在他看來,經常想起以前的人或事,只是徒增煩惱而已。最重要的是過好眼前的日子。
而且他的寶寶說,與他生活在一起,比過去錦衣玉食的生活更開心,他自然能夠明白,他想,他們夫妻過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吧。
聽說京城裡有許多的貴婦,遭遇不如寶寶的並不少,可都認命地守在內院裡,白白地消耗著如花的歲月,而只有他的太太,毅然決然歷盡苦難離開京城,重新開始她的人生。
然後她遇到了自己,盧夢生對抱在懷裡的人說:“我們的緣份是上天註定的。”
“是的,我們是有緣千里來相會。”
☆、第二百零九章
常媽媽一覺醒來;知道自己起晚了。這一路行來,她確實也累得很;昨晚開始還聽著那邊有什麼事;想伺侯好小姐,後來就徹底睡過去,直到姑爺出門的聲音才驚醒了她。
她叫醒了跟著來的僕婦丫環;“趕緊起來;伺侯表小姐。”
好在她躡手躡腳地進了東屋裡間;見小姐還正睡著;便放下了心;又躡手躡腳地走了出來。
帶著兩個管灶上的僕婦;常媽媽進了西廂房;見昨天就認識的齊嫂也到了;正在淘米做飯。
“齊嫂,讓她們做;她們是專管灶上的。”常媽媽笑著說:“夫人早打聽到表小姐喜歡吃什麼;讓廚娘專門學了做。”
齊嫂有些怕這個常媽媽;雖然她總是面上帶著笑,可是,怎麼說呢?常媽媽的一舉一動,讓她不知不覺就生出一種自慚形愧的感覺。只有太太,別看還是那樣柔和,可卻能壓得住。想到這裡,齊嫂又挺了挺腰板,“太太早上喜歡喝粥,要熬得稠一點,這紅豆是早泡好的,放在裡面一起熬,再加點棗就行了。”
“這小菜是副千戶讓人在暖屋裡種出來的,只用開水燙一下配上肉醬;還有豆腐,是今早才做的,用麻油、鹽、蔥花拌上,太太特別愛吃;這醬牛肉切成片加點蒜末就;再蒸個嫩嫩的蛋羹,做個蘿蔔絲湯就行了。”
還真是簡單,比起家裡每天早上要擺上幾十碟子差得多了。但常媽媽倒也承認,這早餐還算可口,就是在家裡時,夫人奶奶和小姐們也都不喜歡油膩膩的東西。她不禁點了點頭說:“把帶來的胭脂米拿來給表小姐熬粥,再把南邊來的小菜擺上兩樣,加上糟魚、鹽水鴨。”
齊嫂只有唯唯聽了。
常媽媽又問:“不知姑爺口味如何?”
“副千戶不挑食,但飯量大,我還做了不少饅頭。”齊嫂指著這些東西又說:“勇子和小武現在雖然回自家住了,但家裡不開伙,每天還是到這裡來吃飯。還有副千戶讓我給住外院的那些人多做些饅頭和醬肉,聽說車伕們今天就要走了。”
常媽媽點點頭,齊嫂安排得還算妥當,又讓兩個廚娘也上去幫忙,自己轉身進了正房,聽著三小姐的動靜,準備伺侯她起身。
春花按平常的習慣等盧夢生操練快回來時才起來,常媽媽帶著丫頭伺侯著她洗了臉,梳了頭。許久沒過這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了,春花還真有些不適應。常媽媽給春花穿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