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4 頁)
春花,這次帶來的車沒有上一次多,帶來的東西也沒有那樣華貴,但更偏實用了。而隨車而來的,還有一位白鬍子的老太醫。
春花聽常媽媽介紹,這位劉老院使是劉院判的父親,他在幾年前致仕回了家鄉,現在一心鑽研醫學,著書傳世,這次他到遼東鎮是為了採集藥物。
春花知道這是藉口。
遼東鎮特產豐富,可以採到很多的藥材,但劉老院使卻用不著親自來。一定是楊家的人聽說她子嗣艱難,才將這位老太醫請到這裡為自己診脈!
春花知道劉院判醫術高,聽說劉老院使還有著更加豐富的經驗和見識,春花原本對懷孕已經失去了信心,現在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這次盧夢生反倒淡定了,“寶寶,我們有了孩子自然開心,但凡事不可強求,隨緣吧。”
“好,”春花爽快地答應了,“我不會像以前那樣急著要孩子,鬧出笑話了。”其實她心裡還是急切得很。作為不能生育的一方,就是盧夢生再體貼,她內心還是有遺憾的。
劉老院使閉目細細地給她診脈,大約過了一盅茶功夫,換了一隻手腕。最後,他放下手說:“盧太太身子本就弱,而且以前受過寒,又有失調養,就坐下了病。”
春花想起了很久之前,胡媽媽曾對她說過女人著涼會影響子嗣的話,自己確曾在郭家捱過凍,而剛到遼東鎮開靖遠樓時,每天早起晚睡,也免不了受寒,她便說:“正是這樣,劉老院使,您看開個什麼方子合適?”
“太太去年在廣寧府看了醫生,說的與老院使差不多,但開的藥,吃了幾天後就吐得厲害,能不能不要再開那樣傷胃的藥?”盧夢生插言道。
“噢,你還記得那時的方子嗎?”
“那方子我收著呢。”盧夢生就出去了找了方子送給劉老院使看。
劉老院使看了方子,便說:“要我說,太太這身子不必吃藥,還是以調養為宜。想去病根,不能急於一時,要細水長流。每天早上用艾葉、紅糖煮上一個雞蛋,當作早飯吃了,平時注意保養,日子久了,子嗣上還是有希望的。”
這倒很簡單,春花吃了,覺得味道也好,她完全可以接受。
盧夢生親自陪著劉老院使進了深山採藥,老院使雖然是礙不過楊閣老的面子才到這裡來的,但真的來了,他自然要去深山裡採些珍稀藥材。這一行人請了黃家屯的一個最熟悉大山的人做嚮導,在山裡轉了五六天,竟然帶著大批的收穫出來,劉老院使一直笑著說不虛此行。
歇了幾天,劉老院使又進了一次山,竟採到一支全須全尾的七葉人參!春花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帶著莖和葉的新鮮人參,好奇得很,堡城裡的人也是一樣。大家空守著寶山,卻不會尋參,這次跟著劉老院使都學會了方法,以後,偶有人能採到人參。
常媽媽這次來了後,不像上次那樣,看到哪裡都帶著審視的感覺,而真有些像到小輩家裡串門的長者,臉上的笑意一看就是從心底發出來的。
她告訴春花,“老爺夫人聽老奴回去講了三小姐的事,知道你在這裡過得好,高興極了,還藉著三月三開了家宴,把大小姐請回去吃酒。老爺還吃多了呢!老奴有二十多年沒見到老爺吃多了酒了!”
“夫人這半年胖了,又特別喜歡三小姐送的毯子,說是從沒用過這樣的好東西。從冬天一直用到初夏,愛惜得很,到了天熱用不上收起來時,親自看著人洗好晾乾,又親自摺好,挑了個上好的包袱皮包了,放到了香樟木箱子裡,也不送庫房,就放在起居的屋子裡。”
“大小姐倒沒說什麼,老奴來之前,特別吩咐讓把這帳冊子給三小姐,說是這是前幾年的利,都給三小姐攢著呢,以後的也是三小姐的。”
春花接過來看了,原來是她陪嫁的綢緞商鋪的帳冊。那家商鋪換了名目重新開業後沒多久,她就“離世”了,當時她將商鋪交還了楊家,想來是由瓊花替她打理的吧。
常媽媽又講了楊府裡很多的事,大多數是日常的小事雜事,但春花聽得津津有味,想來,父親和母親在家裡也是這樣聽常媽媽講她這裡的生活細節吧。
雖然見不到面,但聽著常媽媽惟妙惟肖的傳話,春花覺得好像見到了父親和母親,感受到他們的親切。
從這以後,每年常媽媽都要從京城到遼東來上一兩次,而年前,春花也會打發人去京城給她的姑母請安,送年禮。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過了兩年;盧夢生升了正五品的千戶,因為在邊陲屯田離不開;徐總兵向兵部遞了摺子;並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