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頁)
他的片子向外輸出,勉強算得上代表國家形象,哪怕拍的是商業定位的武俠片,趙元白也堅持現場收音或者用演員原聲,堅決不動用配音演員,而香江女演員的普通話總帶著粵語的發音。要是現實風格文藝片,沒準導演還會鼓勵用方言,營造真實感,但他拍的是大家都說普通話的古裝劇,突然冒出個粵普來,那簡直出戏得沒法說。
連普通話都說不規範,又何來代人入戲?米國海外觀眾也許聽不懂,可他也不打算放棄國內市場。
而就在這時,他收到了好友推薦的人選。
在選角試鏡之前,他四處向自己的好友求助,讓他們幫忙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苗子,倒也有朋友推薦一些人,他一眼看出哪些是真演員哪些是有後臺,這種現象在圈子裡多得去了,他都懶得去管。林聲晚推薦過來的時候,附帶幾個演戲片段,一看就很有誠意,和其他直接帶名字的完全不同。
第一個片段是聶小倩的武打戲,僅有十秒左右的時間,由房頂逃跑,穿過竹林,被打到地上三個情節構成,這鏡頭看似簡單容易,就是吊著威亞飄一會兒,可趙元白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這個鏡頭一鏡到底,應該是預先鋪設好軌道,攝影機跟在林聲晚附近才能拍下這樣的鏡頭,從房頂到竹林到地面,演員需要一條過,而且從鏡頭來看,她的鏡頭感和對身體的控制力強到離譜,每一幀背景變換,她都在鏡頭中間。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她的速度必須要和攝像機保持一致,並且十分了解自己在鏡頭裡的位置,這天賦,簡直是為電影而生的。
還有,不知道為什麼,她的身體看起來輕飄飄的,幾乎感受不到威亞的存在,趙元白的武俠片經常需要吊威亞,他很熟悉那種被線提起來的感覺,而林聲晚,他甚至懷疑對方到底有沒有吊威亞。
“難道是她身體輕的原因?”他摸了摸下巴,一臉不解地嘟囔著點開第二個片段。
這個片段是林聲晚在真人秀的劍舞片段,完完整整地體現了她的武術和舞蹈功底,不管是肌肉的發力還是舞劍的手法,都明明白白地告訴趙元白,她有武術功底,而且不弱。
“不錯不錯,”趙導滿意地點點頭,“長得好,又會打,要是演技能跟上就再好不過了。”
他開啟第三個片段,這讓他大吃一驚。
籌備電影期間,他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寫劇本和分鏡頭,壓根沒去理會外界的風風雨雨,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林聲晚接的是自己好友的《貞觀》,演的還是皇后,這個片段拍的是長孫皇后與韋氏的對手戲,長孫氏在當上皇后之後,各位妃嬪來拜見,她高高坐在上面,身穿一身皇后正服,那衣服華光溢彩,但林聲晚並沒有被衣服壓下,反而讓服裝淪為她的陪襯,她只遞一個眼神,微微彎一下唇角,便強勢地告訴在場所有人,她是後宮的統治者,她是唯一能站在皇帝身邊的人。
這種不說一句話卻風輕雲淡、理所當然地統治了全場的氣勢,他只在程輝這個皇帝專業戶身上見過。
“這麼厲害?”趙元白不信邪地點開林聲晚的資料,確認她今年十六歲生日還沒過,才關掉這個僅有二十秒的小片段,開啟最後一個影片。
最後這個影片時間更短,十五秒,這是小倩初次登場的回眸,簡簡單單的一個回頭,宛如曇花一現,剎那間釋放萬種風華,趙元白把進度條拉回去看了好幾遍,才明白這效果是如何演出來的。
寧採臣的視角,幾個女聲的鋪墊,月光、殘垣、院落、黑髮、紅衣,點亮這個畫面的要屬她的眼睛,黑白分明,眼波流轉,彷彿蘊含千言萬語——她很會用眼睛演戲。
兩種不同的戲路她都能把握得那麼好,趙元白不禁開始期待她在自己片中的表現。
電影的籌備不像電視劇,兩三個月就能準備好,他這部片子已經籌備了一年半,資金、劇本、服裝、道具、美術、分鏡、道具,定位在宋朝,現成能借用的很少,大多需要做。選好角色還得培訓武術動作,大概還要半年左右時間才能開拍,上映估計要到2011年,要是後期做得慢,可能拖到2012年。
忽然,他私人手機響了一聲,拿起來一看,說曹操曹操到,發簡訊的正是林聲晚,她簡單地自我介紹一番,說起《貞觀》導演的名字。
“你明年的檔期空著嗎?”趙元白得事先打好招呼,不然試鏡過了發現檔期衝撞,會浪費很多時間。
林聲晚算了一下,她明年的劇有主演《清宮》和唐朝那部宮鬥劇,《清宮》大概十一月開拍,到明年一月份,宮鬥劇還在籌備期間,最多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