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迷失自己,京城不比西平關,沒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兩人都不是毛頭小子,活了這麼一把年紀,經歷過的事情也不少,自是明白其中道理,再次感謝將軍提醒之後方才收拾行囊離開。
昭和帝得到西平關大捷的訊息之後便發旨讓太子一行人班師回朝,路上若是不耽擱的話還能趕上回京過年。
不管是出於對太子的擔心也好,忌憚也罷,太子勢必要在年前離開西平關,而且他也擔心京城的皇后和太子妃,尤其是在太子妃還懷有身孕的情況下。
太子要回京,與他一同前來的凌鬱楓按理說也要跟隨,只是凌鬱楓現在治療的關鍵階段,且天寒地凍的趕路到底對傷情不利。
本來都要上摺子陳情以“冬日嚴寒,腿疾復發,不宜趕路”請求讓他的行程推遲到年後開春,如今又加上一個火牆火炕的技術是凌鬱楓所擁有,更是多了一層留下來的理由。
凌鬱楓留下來養傷,順便推廣火牆火炕,太子帶人回京覆命,昭和帝在聽到這個理由之後沒多思索便答應下來,凌鬱楓身體如何他心中明白,且他自會派心腹接替太子前往西平處理戰後事宜,相當於是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加之軍權不在手中,即使讓他留在西平也什麼都做不了,而且還能留下一個憐惜臣子的美名,畢竟凌鬱楓自從受傷之後便畏寒,硬是叫他寒冬臘月趕路,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等到太子送回去的圖紙和隨行人員抵達京城,昭和帝見到圖紙並詢問過效果之後,立刻心中大喜,這個東西到了他的手中推廣出去,百姓記得的便是他的好,自古以來的明君所求的不過是百姓安居樂業,溫飽不愁。
說的再多,都沒有真正到手的實惠管用,每年的冬季熬不過去的老人孩子,甚至是一些身體虛弱之人何其多,有了這個不費柴不費炭的取暖措施,不說全部,最起碼也能保住一部分人吧。
他立刻往西平送來一道旨意,明確要求大力推廣以確保西平的百姓冬季都能用得上火牆取暖,旨意一下便是皇上憐惜百姓,不忍百姓冬季忍受寒冬之苦特意尋來這個法子造福廣大子民。
凌鬱楓也不在意究竟是打著誰的名頭,知道自己能夠留下來即可,送走太子迎來一個王監軍王大人,王大人乃寒門出身,科舉之後昭和帝親自提拔上來的官員,一心忠誠於昭和帝,派他來昭和帝最是放心。
王大人是個固執到執拗的中年人,認定了便一頭扎進去,不撞南牆不回頭,想要收買他卻是千難萬難,也幸虧昭和帝願意用他,否則這樣的性子在官場上還真難混出頭。
他自己興許也明白自己的性子,因此對於皇上對他的提拔之恩便格外感激,無以為報便默默下定決心誓死追隨,絕不辜負皇上的恩典。
昭和帝派人來西平的主要目的是讓人看著凌鬱楓不要搞事,又不是當真想要置西平於不顧,所以派他來是再合適不過了。
王大人除了固執一些,又特別忠心之外,倒是個好官,一心為百姓著想,所以來到西平之後便兢兢業業的處理事務,在得知要對西平的百姓推廣火牆火炕的時候,更是親自帶頭來到農家檢視情況。
有他帶領,又對他的人品比較信得過,凌鬱楓樂得清閒,便留在府中好生養傷。
倒是蘇夏少了兩個小夥伴最近情緒有些低落,與安蘭和素玉相處了這些時日一直都挺融洽,就算是她們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總也有聚到一起說話的時候,也從彼此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本就是一起來的,天生就帶上幾分親近,此時她們跟著隊伍離開了,而她卻留了下來,心中到底有些不捨,臨行前蘇夏去為她們送行,還在還準備乾糧的時候特意把泡麵製作方法告訴她們。
讓她們幫忙捎了些這邊的特產,還買了些這邊的棉花打包好讓她們幫忙帶給家人,本來想著要不要寫一封信,可是每次提起筆腦袋一片空白,終究還是不知該如何下筆,最後到底是沒寫出來,乾脆口頭帶句話,告訴家人她很好便罷了。
安蘭笑著應下,答應一定帶到,見她露出不捨還安慰她,“待你們回京之後咱們總有機會再遇上。”素玉也跟著安慰了幾句,最後說了些祝福的話語便分別了。
凌鬱楓不動聲色的看著她,什麼安慰的話語都沒說,倒是拉著她開始識字練字,別的事情都有簡玉珩等人操持,除了每日接受治療,他便閒了下來。
房間裡又是火牆又是火炕的,燒的溫暖如春,屋子裡又在花盆裡養了花種了菜,一片生機盎然,身處這樣的環境,又看著外面那燦爛的陽光,總是叫人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