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效地保障了某種意義上皇家的統治還有宮廷的安全。因為太監不能生育,不會有子。而宮女和女官不同,他們卻是可能會有孩子的,因此,她們往往會得到所謂的恩典,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放出宮去,她們的來源無非就是小官宦人家的女兒,或者是一些良家子,想要繼續留在宮中,也只有自梳做嬤嬤,還得得到自家主子的准許。
但是太監不同,太監的來源有那麼幾種,比如說那些反抗朝廷卻戰敗的俘虜,不過,那也就是開國的時候比較多,那些藩國或者是南方那邊的少數民族,死扛著不肯臣服,那麼,朝廷戰勝之後,俘獲的戰俘便變成了奴隸,女子一般會成為官奴,她們有的會在宮中做粗使的奴僕,有的會被賞賜給功臣,更多的,多半直接被髮賣了,最後多半淪落煙花之地,世代不得解脫。
而男子卻是會被直接處以宮刑,沒入宮中為奴。不過,朝廷好多年不曾打仗,這樣來歷的太監卻是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另外兩種,一種就是犯了如夷族重罪的人家,他們家若是年紀還比較小,夠不上砍頭年紀的男丁,就會被充作太監。另外,就是民間採買了,宮中需要的太監多,因此,常有內務府主持此事的人到民間去採買,一些人家窮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是因為另外一些緣故,會將家中的一兩個孩子直接賣進宮中。
甚至,也有自家人下手的,雖說朝廷早就下了嚴令,不許民間私自閹割,但是,這種事情卻是層出不窮,有的人是想要出人頭地,說句難聽點的,你讀書讀個幾十年,或許中個舉人都困難,就算是得中進士,將來如何還得看運氣。但是,若是做了太監,選進宮中了,雖然也是做奴僕,但是,這勉強也算是公務員編制了,若是能混出個前程出來,還能提攜家人。對於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一刀下去,進了宮起碼不至於連飯都沒得吃,至於什麼祖宗廉恥之類的,活都活不下去了,還顧得上這些作甚。
總之,大多數的太監都沒什麼根基,因此,宮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其實也更喜歡用太監,因為,他們固然喜歡什麼黃白之物,也會有些野心什麼的,但是,他們的所有野心都建立在自個主子的前程上頭,跟還存有一些希望的宮女相比,太監更加忠心,更加可靠。
大多數太監,進宮之後,幾乎就沒有機會出宮了,能夠老死宮中,已經算是善終了,若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還好,如戴權那般,他這些年撈足了錢,一直伺候老聖人,老聖人也許諾了,他可以從族中過繼一個子侄,將來為自己摔盆捧靈,等到老聖人百年之後,戴權可以到皇陵為他守陵,這已經算是個極大的恩典,更多的這類大太監,往往等到皇帝駕崩之後,都是要直接殉葬的。
因此,雖說宮中放出了一些宮女,但是,甄貴太妃手底下依舊有不少能用的人,甄家與甄貴太妃之間,依舊能夠透過這些太監互相聯絡,雖說這種事情不合規矩,但是,老聖人對甄貴太妃一直榮寵不衰,甄應嘉這會兒又亂了方寸,按理原本應該是私底下的接觸,他卻是在政事堂外面就偷偷摸摸做了。
不過,聖人終究入主皇宮有了一段時間,皇后雖說出身並不算太高,但是她當年能主持王府的中饋,宮中的宮務,雖說繁多了一些,但是一方面原本就有定例,另一方面,皇后身邊也有熟手幫著,因此,並沒有手忙腳亂,反而很快將宮中的人事梳理了一番。
聖人那邊同樣有自個的人手,尤其政事堂這樣的地方,本來就是重中之重,哪裡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跑這邊來了,因此,這邊甄應嘉才跟那些小太監說了幾句話,那邊,就有人報到了聖人那裡,聖人一點也不惱怒,他笑吟吟地端著蓋碗,用杯蓋颳著茶裡的茶沫,然後呷了一口,這才說道:“隨意便是,朕還以為這甄應嘉算是什麼人物,原來竟是這般的貨色!嗯,這事回頭偷偷透露到垂拱殿那邊,知道了嗎?”
下面的人恭謹地答應了下來,又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老聖人對甄家早就仁至義盡,他也早就覺得不怎麼耐煩了,老聖人對甄家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不是因為他對甄家還有多深的情誼,完全是老聖人瞧不上甄家。他給甄家的恩典已經太多了,甄家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妄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就叫老聖人不滿。
只是,老聖人終究顧念著當年奉聖夫人對自個的照料。奉聖夫人當年滿心都是自己,卻是忽視了自家的幾個兒子,有的時候,老聖人會覺得,自個那幾個奶兄弟一個比一個不成器,卻是因為缺了奉聖夫人的教養,畢竟,這年頭,大多數的孩子,在讀書之前,都是一直養在內宅,歸內宅婦人養育的。再加上中間還有個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