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熙的好感度達到歷史新高,餘溫還沒過去,又出了“神機營間諜案”,京城百姓暴走了。
康熙出宮那日,百姓夾道恭送,有些知道內情的八旗子弟,可著嗓子叫著,“海上軍演,揚我國威,震懾倭寇,不敢來襲!”
海軍演習乃國之大事,朝廷隱瞞不了,乾脆直接說皇上前往江浙沿海不是去遊玩,而是去閱兵。
可普通百姓一致認為貴圈會玩,大冬天搞閱兵,還去海上,皇帝的腦袋沒被門夾?基於皇上辦了件得民心的事,從海拉遜家裡抄出的財物足夠支撐此次演習,百姓也沒什麼意見,玩就玩吧,總比皇帝跑去江南瀟灑來得好。
那句淺白的話語一出,百姓悟了,我家皇帝出門帶上腦袋了?支援,必須得支援,最好嚇得倭國人以後再也不敢來大清。
沿街百姓聽明白這句話,好似心有靈犀,同時喊出口,聲音震的康熙一晃,顧問行忙問,“皇上怎麼了?”
康熙可不敢說被百姓的熱情嚇到,“讓前面走快點,天黑之前務必趕到下個驛站。”
皇上以前出行非常任性,想停便停才不管驛站不驛站,顧問行不明白他這次怎麼了,而梁九功有交代,多做少說,於是爬出去,告訴一旁的侍衛,“走快點,別在城中墨跡。”
侍衛正向百姓們揮手致意,顧問行突然開口,侍衛嚇一跳,沒聽完顧問行的話就打馬往前跑。
顧公公望著他的背影,暗暗嘆氣,性子這麼跳脫,一定是走後門上來的。轉身回到馬車內,瞧見皇上揉耳朵,又聽到外面震耳欲聾的聲音,顧公公哭笑不得,滿族子弟多麼不受漢族百姓待見啊,這點熱情就失態!
失態的何止康熙。
太子帶著弟弟們恭送皇上,瞧著康熙遠走,他才回宮,可是剛走到內城,震天的喊聲響起,兄弟眾人趕忙登上城樓,仔細一聽,媽媽呀,我怎麼不是其中之一。
太子若有所思道,“這就是民心吧。”
“是的。”胤禛道,“天時地利人和,汗阿瑪此行一定非常圓滿。”
八阿哥看著九阿哥,九阿哥望著十三和十四,四兄弟同時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前世兄弟齊心,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胤禛登基之初,政令不達,舉步維艱的情況?
這隻能問他們自個。
而康熙一走,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百官,不用天不亮去上朝,憂的也是百官,內務府百官。
有句話叫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放在胤禛身上再合適不過。
康熙走後,五阿哥帶著弟弟們按部就班上課,三阿哥每天貓在工部,太子妃坐月子,皇貴妃處理宮務,國事落到太子身上,胤禛在內務府裡嗨翻天也沒人有時間管他。
於是乎,胤禛開始大刀闊斧搞改革。
貪官加冗員,近四百人去掉,內務府有些機構顯得很空蕩,胤禛大手一揮,合併。合併後兩個部門變成一個,一部門有兩個領事又怎麼辦呢,要麼降級留用要麼革除,這樣一來,因自身問題被降級和革職的官吏們跳腳了。
皇上不在京中,刑部尚書又和四阿哥一個鼻孔出氣,其他五部官吏不敢招惹四阿哥,這些人便找到詹事府,求太子爺做主,給他們留條活路。
太子這時才知道內務府機構被胤禛精簡三分之一,說好的開除三百人,元宵節沒過完他動動手弄掉近七百人。
太子爺被他的大手筆驚到了,當即去內務府捉人。
因為是上午,胤禛在內務府當值,太子進去便看到他正在給“七司三院”的官員開會,瞧他進來,“來人,上茶。”
小太監麻利的端出溫熱的奶子茶,胤禛衝太子招招手,“二哥先坐,還有一會兒就忙完了。”
“孤找你沒什麼大事,想問問你內務府的人手夠用麼?”太子問胤禛而眼睛看向眾官員。
皇上巡塞外都能一走三個月,這次去閱兵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如果跟四阿哥對著幹,四爺一怒把他們攆回家,等著皇上回來做主?黃花菜都涼了。
而且有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這些人在四阿哥手下討生活,不用胤禛遞眼色,眾人道,“夠用!”
太子一噎,“胤禛,你——”
“我知道二哥因什麼過來,先等一會兒,我跟你過去。”胤禛一早便收到訊息,早兩天革職的官員堵在詹事府門口,胤禛打算開好會就過去沒想到太子找來了。胤禛冷笑,看爺怎麼收拾你們。
眾人瞧著胤禛連太子的話都敢打斷,頭皮一緊,再次認識到只有皇上能管住這位主兒。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