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胤禛和四福晉總不能天天看著他,弘晟早晚有一天得進上書房。
隨著太子一眾開始討論,四寶寶也漸漸聽明白他阿瑪要做什麼,從戶、兵、刑、吏部和都察院中選官員組成巡查御史團嚴查貪汙受賄,因刑部有執法權,此次事件由刑部牽頭,以防打草驚蛇,一切暗中進行。
這麼大陣仗卻想著低調,他家阿瑪多大自信?
康熙從小教育太子等人有多少權利就要擔起多少責任,身為皇子不能有絲毫懈怠,身邊又有個勤政為民,一心為公的四爺,太子偶爾想打個盹都覺得有愧百姓。
雖然嘴巴上說胤禛亂來,最後仍然全員透過胤禛的提議。
胤禛不傻,他不惦記太子屁股下的位子,便把這份刷百姓好感度的計劃書拱手相讓,嘴上說:“刑部一堆事,這小孩天天纏著我,我沒時間,二哥你看著安排。”
做兄弟那麼些年這點默契還是有點,有些事說破也就沒意思了。十三爺暗讚一聲,四哥情商高。四寶寶懵逼了,阿瑪好無私。
想想前世的自己,四寶寶突然發現無顏面對太子。雖然他沒做多少事,但他也沒少在前世太子身後補刀。乾脆往胤禛肩上一趴,臉埋起來。
胤禛走出毓慶宮,聽到呼呼的鼻鼾聲。和他們同路的八爺伸手捏捏四寶寶的胖臉,四寶寶哼唧一聲,無意識地埋進胤禛脖子裡。
“這小孩睡著了那麼可愛,醒的時候怎麼那麼會氣人啊。”胤禩忍不住祈禱上天送給他乖兒子。
胤禛笑笑,“弘暉他們三個每天天不亮去上書房,天黑才回家,家裡沒人跟他玩,也沒人跟他鬧,他才喜歡纏著我抱他出來,見著你們就鬧騰。”
“四哥,不是我說,你家小寶可以開蒙了。”胤禟接著說:“早點教他規矩,省得哪天不開心或者玩瘋了拉我們一身大便。”
“他的日常讀物已經從《三國演義》換成《左氏春秋》,還教什麼?”胤禛自己也挺無語的。
八爺、九爺腳步踉蹌,相互攙扶著彼此,喃喃道:“孩子恁小,這樣教好麼?”
“你四嫂在家沒事。”胤禛表示,“我也總不能時刻把他娘倆拴在腰帶上吧。”
八爺、九爺:……
胤禛把那份計劃書扔給太子時只有一個條件,帶隊之人務必是刑部的人。太子爺知道相對於別的衙門,刑部的人律法意識比較深,巡查過程中相對的不容易被收買,雖然他們只有查證沒有抓人和審案的權利,總歸小心點比較好。
此次不但查地方的貪官冗員,存於坊間的冤假錯案,還會查軍隊裡的糜爛之氣,行動之大,涉及之廣,清朝入關以來首次。太子不得不謹慎,挑選暗訪的官吏,已花去一個多月。名單確定後,胤禛把李衛塞過去,太子見此從康熙那裡要來張廷玉。
南書房行走變成偷偷摸摸的巡按御史之一,張衡臣非常高興。行動由太子爺督辦,太子想到他說明記著他,有什麼比得上被下任君主記住?
這行人正式行動時,京城迎來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四寶寶裹成圓球,胤禛每天出門時都會逗他,“小寶,跟阿瑪玩去?”
雍正爺不帶搭理他,繼續跟碗裡已經見底的雞蛋羹奮鬥。胤禛揉揉他的腦門,朗笑一聲出門去。
“阿瑪壞。”雍正寶寶嘀咕一句。
尼楚赫發現兒子智而近妖,多次試探確定他沒有前世的記憶,四福晉把這當成胤禛聰明,所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阿瑪在的時候怎麼不敢講?”
“阿瑪壞。”四寶寶扔下勺子,“玩兒去。”
“去哪兒?”路上積雪及膝,天氣冷的凍死個人,尼楚赫不想動。
四寶寶小手一指,“八叔。”
“你八嬸快生了,咱別卻鬧她。”四福晉是女人可他跟女人沒話講,想到早幾天大嫂過來說額娘病了,便令家中小子跑一趟太醫院找個御醫去給石氏看看。
皇貴妃送來的小宮女款冬突然進來:“福晉,百香齊飛樓來人了。”
“請她進來。”四福晉不犯二時胸有溝壑,他前世經歷過戰亂,那個年代非常注重人才,不以出身論英雄,從而導致尼楚赫面對花姐兒時不會拿有色眼光看她。
花姐和皇子的關係不錯,見過不少皇子福晉,混跡風月場合多年的花姐早已練出一雙善於察言觀色的利眼,別的皇子福晉表面上對她熱絡,眼底卻露出一絲鄙視,哪像四福晉雙目澄清,一眼到底。
因此,路上不好走,得了好東西的花姐依然親自送來,不管四爺家中有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